打开城墙这本“书”,上好开学第一课
九月如约而至新学期的篇章悄然翻开你是否还在回味《开学第一课》带来的感动与启发?课堂,不只在教室这个秋天,让我们走出教室踏上西安城墙这座千年城垣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脉动漫步城墙,读千年史诗
站在巍峨的城垣之上仿佛能听见时光的回响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在唐代长安城皇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明代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下依托隋唐皇城基础进行扩建将土城墙覆以砖石初步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每一次修筑都是历史的层叠与对话城墙之内更藏着长安城的规划智慧全城被划分为108个坊犹如一盘精妙的棋局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棋盘式”布局展现着古代城市建设的卓越智慧西安城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面时空透镜透过它,我们看见的是一座都城生生不息的变迁史
走进校园,书汉字新篇
见字如面,因字识人汉字,是中华文明最恒久的文化符号开学伊始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携手后宰门小学明欣分校以“你好,汉字!——你从哪里来?”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原创课程带进校园通过故事、图像、游戏和动手实践阐述汉字演变过程
以甲骨文“羊”字为例孩子们惊叹“这个字好像山羊的犄角!”在形象感知中理解造字智慧交流环节,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复盘课堂知识有的分享与文字的初见随后的甲骨文绘画环节孩子们用稚拙的线条触摸文明初声让汉字不再是书页上的符号而是与他们融为一体的文化生命
探访博物馆,品文化新姿
带着课堂的余温师生与家长一同走进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孩子们驻足于书法简史展墙循迹汉字嬗变
在秦封泥展区感受“秦小篆”的精美庄重参观文物展品、复盘汉字知识体验封泥封缄
博物馆之行让学习成为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在与汉字的深度对话中同学们在启蒙阶段种下了尊重文字、热爱书法的种子
穿越千年,“骑”遇精彩!
西安城墙,伫立千年作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曾经的大型军事防御工程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可以自由参观一辆自行车,一路骑行,一路游览不少人会感叹这里的恢弘大气箭楼、角楼、马面、垛口......偶尔放慢脚步,驻足观看才会发现,西安城墙每一步都是历史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踏上城墙,脚下由砖块铺成的平面即为海墁海墁意为城墙顶部的平面如同海平面一样平整宽阔现存海墁基本是80年代大规模整修保留下来的上铺两层青砖,砖下由坚硬的三合土铺底既防雨水渗透进入墙体又坚实而耐人马通行骑行在城墙之上,目之所及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城墙马面”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中的一种防御设施通常指城墙外侧凸出的部分形似马脸,因此得名马面也称敌台,它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城墙的防御能力根据历史记载和实地考察西安城墙共设有98个马面在骑行过程中,马面就是你行进的坐标系~
箭楼是西安城墙主城门防御体系的核心设施之一用于防御攻击、屯兵与指挥作为西安城墙三重楼防御的重要一环箭楼可谓是古代城墙上的“碉堡”由于楼的外壁与左右两壁开有箭窗故称“箭楼”从永宁门进入抬头就可以见到永宁门箭楼在经过安定门、安远门、长乐门三座主城门时,也会与箭楼擦肩而过哦~
角楼位于西安城墙四个转角它们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左右对称不管是俯瞰还是平视都展现出了对称美学的精髓角楼也是西安城墙的重要防御设施站在这里凭楼眺望,可以清楚观察敌情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城墙西南角为圆形目前仅存台基,其他为方形
垛口为城墙顶部外沿垛墙之间的缺口明西安城上的垛墙两垛之间相距0.6米的缺口即为垛口是为瞭望和射击而设为城墙防御工程设施整个城墙共有垛口5984个
这么多关于西安城墙的知识下一次去城墙骑行的时候就可以化身小导游现场为小伙伴讲解了~
梦回长安,体验大唐盛礼
《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以永宁门为背景通过宏大的场景绚丽的灯光和精彩的表演重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
从迎宾的庄重仪式到宫廷乐舞的婀娜多姿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长安城感受着“天下第一礼”的独特魅力
在西安城墙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打破了校园的围墙实现校内外的深度联动知识在讲述中传递,体验在实践中生根文化在家庭参与中升华未来,西安城墙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在润物无声中滋养童心、启迪智慧这个秋天,让我们走出教室在更广阔的天地之间感受历史之美、汉字之韵、文化之根
也欢迎每一个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的你一起在古老城垣之上开启属于你的探索之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