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辅禁令执行怎么样了?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开学这么多天了。不知道西安教辅禁令执行的怎么样了?昨日路过一个文具店,见到不少家长在买文件夹拉杆夹各种文具。
听到了这样的抱怨:学校不让带什么练习册辅导书,却让打印成试题,让孩子们做,家里的打印机都该再换了。
好好的教辅书练习册被撕成一页一页的,然后钉起来用夹子夹住使用。据说买拉杆夹的大部分是把练习册教科书的书皮书目撕下来,然后换个夹子来上,改头换面带进教室。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魔幻操作。
教育减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多年来一步一步形成的,要想真正做到,需要一步一步来,正所谓病去如抽丝。
负责在执行过程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会层出不穷,甚至产生畸变。
当初的砍掉辅导班一样,那些正儿八经的辅导班被砍了,却衍生了更多的无证无照,什么都没有的家庭聚会式辅导课,我带上十几个孩子在我家里读书写字,我又不收费又怎么样?家长看我照顾孩子辛苦自愿给我发些红包又怎么样呢?
所以还是一步步的多分解内因,扭转观念。负责什么化整为0,改头换面,挂羊头卖狗肉会成为执行政策的最大障碍。
又是拍脑袋的规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应试教育一直存在,课外班等就会一直存在。 把练习册化整为零,要求打印,这种骚操作,在双减政策之前很多年就存在的。 现实是你不是要求“双减”麽,那学校就会把原本需要学校完成的订购参考书、印发练习卷的任务全都一股脑转嫁给家长,或者托管班。上头一检查,也是两边都心知肚明,走个过场。 JacquesLoisel 发表于 2025-9-9 10:19
现实是你不是要求“双减”麽,那学校就会把原本需要学校完成的订购参考书、印发练习卷的任务全都一股脑转嫁 ...
现在好多政策都是舆情政策。群众对某个事情反响比较大,上边立刻反应,下达一个治理政策,群众的感觉上边太给力了,太关心民意了,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实际问题解决了没有?却有待考证。
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行政表现,必须要警惕。
垃圾分类,查禁辅导班,电动车上牌,现在很多政策。都没有调查,结果造成的都是虎头蛇尾,雨过地皮湿,旧貌固若塔 写不完根本写不完 减轻学生负担是对的,压力过大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歪嘴和尚念经,把好经念歪了! 真是一言难尽 ! 把教辅练习册,扫描一遍,打印出来, 换了个封面,照样带到课堂,卷起来,天天刷 天天刷题,家里也该买个打印机了 打印比直接买书都贵,还有时间成本,老人不一定会用打印机。越改越扯淡,高考中考不改,五大不灭,就别想着会好,考试成绩分布都成伞型了,就说明一切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