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一次愉快的甘南行(13)黄龙山道上那些挑夫身影的力量
高五幸:一次愉快的甘南行(13)黄龙山道上那些挑夫身影的力量从甘南归来,许多绮丽的景致如过眼云烟般在记忆中渐渐模糊。草原的广袤无垠,似一幅绿色的锦缎,曾在眼前铺展;崇山峻岭的巍峨雄伟,如钢铁巨人般,曾让我心生敬畏。然而,有一幅画面却始终在我心中萦绕不去,那便是黄龙山道上,那一个个艰难上山的挑夫身影。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彼时,我正沿着蜿蜒的山道缓缓下山,而他却逆着如织的人流,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他的肩头驮着鼓鼓囊囊的行囊,那里面装着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想来是要送往山顶的食堂或商店。陡峭的山道,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他手里紧紧地拄着一根木棍,以此来支撑身体的重量,每走两步便停下来歇一歇,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角滚落,浸湿了衣衫。看得出,那行囊足有百多斤重,压得他的脊背微微弯曲。这样崎岖的山路,真不知他一天要往返多少回。
看到他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阵心疼,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地打量着他。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也缓缓地抬起头,与我对视了一眼。那眼神中,有疲惫,有坚韧,更有一种对生活的执着。我不知道这一趟艰辛的行程,他能换来多少微薄的酬劳,只从他紧绷的肩头、满是汗珠的额头,真切地读懂了什么叫生活的不易。这大概就是旧时所说的山中“挑夫”吧,在如今这个时代,他们在景区里谋得这样一份营生,或许要办理什么手续,或许要经过层层批准,才能拥有这份“职业”。可究其根本,不过是为了讨口生活,才把自己活成了这山道上一道独特而又令人心酸的“风景”。
继续下山的途中,我又陆续遇见了几位背伕。他们有的背着大米,有的背着面粉,还有的背着饮料和日用品。他们大多是五十岁上下的年纪,岁月的沧桑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看着他们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一般,艰难地在山道上攀爬,我的心情渐渐发生了变化。起初的心疼,慢慢地转化为了深深的敬意。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抱怨,眼神里藏着一股不屈不挠的韧劲,那是对生活最质朴、最实在的“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一刻,我下山时原本酸痛的腿肚,仿佛也有了力量。我空着手下山都觉得疲惫不堪,而他们却肩背着百斤重担,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艰难挪动,却从未想过放弃。
原来,生活的力量并不在远方那些令人陶醉的风景里,而在这些低头赶路、默默扛住生活重压的人身上。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诠释着生活的真谛。那次甘南之行,我带走的不仅仅是手机里的照片,更有山路上那个挑夫身影教会我的人生哲理:比起同情他人的艰难境遇,我们更应该汲取他们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正是这些底层劳动者,用朴质与坚韧,托举起社会的繁荣。 挑夫身影 厚实肩膀 感谢分享 快快乐乐美美丽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