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公园石碑上刻字是差错还是有意为之?
“月”前面的“阅”是不是读音重复了?
这个碑在这起码二十年了。 和“如厕”一样,用词没错,但现代人不常用了 啊不会吧 那应该早发现了啊 本帖最后由 乌云的金边 于 2025-9-1 11:12 编辑
"阅月"是汉语双音节词汇,表示时间跨度为一个月。该词在文言文献中常见应用,如《元史·胡长孺传》记载赈灾事务时使用"阅月再至"描述事件间隔,颜真卿被囚期间"凡二十阅月"的记载印证其计量功能 。现代汉语中仍保留该词书面用法,郭沫若《月蚀》以"五阅月"表述时间推移。字词释义经《汉典》《百度汉语》等工具书确认为"经一月" 。 还是多读书,多请教别人,少制造一些误会、尴尬比较好。 错了吗 古代士大夫为了垄断文化知识,把汉语简单问题复杂化,故弄玄虚。 乌云的金边 发表于 2025-9-1 11:10
"阅月"是汉语双音节词汇,表示时间跨度为一个月。该词在文言文献中常见应用,如《元史·胡长孺传》记载赈灾 ...
长知识了! 学习了 有待考证 乌云的金边 发表于 2025-9-1 11:10
"阅月"是汉语双音节词汇,表示时间跨度为一个月。该词在文言文献中常见应用,如《元史·胡长孺传》记载赈灾 ...
学习了,涨知识,谢谢 乌云的金边 发表于 2025-9-1 11:10
"阅月"是汉语双音节词汇,表示时间跨度为一个月。该词在文言文献中常见应用,如《元史·胡长孺传》记载赈灾 ...
金边兄是文化人,为您的普识点赞! 副村民 发表于 2025-9-1 11:35
古代士大夫为了垄断文化知识,把汉语简单问题复杂化,故弄玄虚。
你以现在的角度当然是有问题 语言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抛开时代批评并不稳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