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扁担
本帖最后由 黄埔精神 于 2025-8-23 23:40 编辑最近小区的地下水管因为老化问题导致漏水,物业管家在群里发通知,让大家抓紧屯点水,说是为了修复水管,马上要关阀门了,一时间全家齐动员,家里的盆和水桶不一会就都接的满满的,这下就放心了。
我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一边抽一边在想,现如今这自来水确实方便,一般随用随放,不像以前小时候的农村用水,在农村通自来水之前,乡党们家家都有一口大瓮用来储存生活用水,取水的地点也几经变更,开始是压水井,后来水位下降,压水井压不出水了,就要到村口的公共水井取水。
到公共水井取水的方式比较繁琐,我依稀记得大概是这样,母亲会在扁担的两头铁钩上各挂上一个镀锌铁皮桶,然后走到庄后头的公共水井那,对了,还得带上辘轳,辘轳上缠绕了将近上百圈的麻绳,绳的末端绑着一个用来挂水桶的铁钩。第一步,先将辘轳穿到井沿的木轴上,第二步,将一个水桶挂到辘轳绳的铁钩上,然后左手握住辘轳把,右手提着挂桶的绳子,将桶放到井口的中心然后松开手,母亲通过左手对辘轳把的控制,达到控制辘轳的旋转速度,进而控制水桶的下降速度,一般过上二三十秒就会听到井底的水被下降的水桶砸出的响声。这个时候,母亲左手控制住辘轳把,右手提着绳子往上一提,再猛的往下一放,水桶便会从原来的桶口向上的姿态变成桶口水平甚至斜着向下的姿态,如此反复几次水桶里面便装满了水,到了这会儿,再想提绳子就有些吃力了,这就必须借用辘轳把的力矩作用将辘轳旋转起来,从而将绳子重新缠绕到辘轳上,实现水桶的上升,就这样再重复一次,将另一只水桶也打满水,这会儿,母亲会将扁担先放在右侧肩膀上,左手和右手各拿一个扁担的铁钩弯腰将两只水桶勾起来,然后艰难的直起身来,此时,两只装满井水的桶就离地了。
用扁担挑两个盛满水的水桶走路是很讲究技巧的,既不能让水桶里的水洒出来,还要省力,当年我年纪小,不懂有什么技巧,我现在分析,基本就是让身体的走路节奏跟随着水桶摆动的频率和幅度,利用身体的有节奏的摆动将水桶的摆幅降到最小,感觉有点像太极拳里面的卸力。
小时候,我也曾经试过挑水,但是个头太小,人都站起来了水桶还纹丝不动,我就扛了个扁担起来了,后来,我踮脚使劲让水桶离地,但是肩膀感到剧痛无比,可是母亲挑的时候看起来很容易,其实,我知道母亲肩膀也疼,但是又有什么办法,不挑水就没有水做饭,没有水喝。为了生活,为了这个家,母亲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扁担,也扛起了我们这个贫困的家……。
如今,母亲已近古稀之年,白发苍苍,腰椎间盘突出,坐都不能坐,更别说提水端水这种活了,还好如今不管住多高的楼层,只要轻轻一拧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压力十足,强劲有力的水柱,冲走了水池里的污垢,更冲走了过去的苦日子……。
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小时候我们挑水回家!要走200米路{:14:} 忆苦思甜 大山深处人家 发表于 2025-8-24 11:24
小时候我们挑水回家!要走200米路
确实辛苦不容易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5-8-24 10:07
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八零后都深有感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