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染 发表于 昨天 14:05

智障人士“被贷款”20余万元且资金去向不明 事涉榆林吴堡农商行

近日,有群众实名反映称,2024年夏季,榆林市吴堡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一名智障人士办理贷款,金额达20余万元,该行工作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在其中操纵,这笔贷款竟去向不明。涉事银行早前虽介入调查,数月始终未见结果。不识字者的“签名” 智障人士身背巨额贷款榆林市吴堡县居民薛某某的朋友描述,2024年薛某某曾收到过银行工作人员催收电话,询问其贷款利息事项,才知自己名下竟有一笔贷款。然后在朋友协助下核实发现,贷款金额高达20余万元。除了仅知自己有高额贷款这一事实,薛某自己没有任何贷款资料手续。该事发生后,银行方面始终没有做进一步调查处理。近日,记者来到吴堡县,见到了薛某某,注意到其本人交流能力不太畅通。但他能明确表示,自己不知道为何有“这笔贷款”,也想搞明白怎么回事。通过薛某某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记者了解到,薛某某本人属于智力障碍人士,是政府兜底保障对象,基本丧失正常劳动能力。其独自住在吴堡县某小区,该房产系异地扶贫搬迁分配的保障性住房,仅拥有居住权,按规定不可用于抵押。

社区工作人员及近亲属均表示,薛某某不识字,更不具备书写自己名字的能力,他具有不完全生活能力,全靠社区给予照顾,他有时候也以捡拾废旧物品获得收入。20余万款项离奇“蒸发” 账户资金去向不明正是一位需要社会关心、保护的弱势人士,名下却凭空多出一笔20余万元的农商行贷款。通过近亲属证实,这笔贷款疑似通过伪造房产证明、银行流水等材料获批,“薛某某从未在贷款合同上签字”,但是贷款合同上有薛某某字样的笔迹签名。亲友质疑,贷款手续是谁造的假? 用以申请贷款的“房产证明”从何而来?“银行流水”又是怎么出现的?据知情人称,这笔问题贷款的流向同样疑点重重。这笔贷款经过层层审批、发放后,其中一部分款项被直接转入某银行职员亲属的个人银行账户。另一部分则以大额现金形式被提取,具体用途及实际占有人不明。(吴堡县农村商业银行)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个人贷款的申请人必须满足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及稳定还款来源。而此事件中,银行贷前审查形同虚设,全套伪造贷款材料竟畅行无阻,更有银行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在材料伪造、转移资金上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贷款需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进行严格审查。第五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贿赂或牟取不正当利益,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西西新闻记者在掌握初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吴堡县农村商业银行,要求就此事进行核实。今年4月,银行方面起初表示“高度重视,将立即调查核实,尽快给予回复”。然而数月过后,记者多次询问进展,吴堡县农村商业银行未有回复任何实质性调查结果或情况说明。(西西新闻   记者 李秉琨)

haoxinqing 发表于 昨天 14:29

都开始抢钱了

蔚蓝1990 发表于 昨天 15:20

刚看到一个视频,河南一名智障人员被贷款15万,连1到10都数不清,也不知道银行咋审查的?

佟佟 发表于 昨天 16:08

信用社、农村银行、城商行乱象丛生!一大堆坏账,有钱还是考虑四大行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障人士“被贷款”20余万元且资金去向不明 事涉榆林吴堡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