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123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国内首座!西安超万吨双幅桥空中转体!

7月2日下午,随着“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转体施工负责人一声令下,在牵引索作用下,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在预定的铁路天窗期完成空中双转体,实现跨铁路“空中对接”。
左右两幅重达1.1万吨及1.45万吨的转体桥,分别通过逆时针旋转110.01°和顺时针旋转71.26°,仅用68分钟即到达指定位置,完成“华丽转身”,为浐灞国际港后期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的“一单制”联运,为提高物流时效奠定了基础。

顺利完成双转体超万吨 “巨无霸”上演空中“二人转”当天下午3点10分,转体施工正式开始。让人意外的是,现场没有预想中的机声隆隆,也看不到推拉牵引的重型装备,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横架在空中的两幅桥梁,确实在以肉眼难辨的微小幅度,进行不同方向的转动。
拉动重达万吨以上的转体桥的秘密是什么?项目转体施工负责人井银军指着转体桥底座处一个大型的橙色圆盘装置揭示了秘密。在基础施工时,转体桥的撑脚上方安装了超大型转体球铰装置,以球铰支座为圆心,在千斤顶的顶托以及牵引索的牵引之下,即可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记者发现,左右两幅转体桥在转动之初均保持匀速运行,大概是每分钟转动1.15°,随着时间的推移,横在空中的左右两幅转体桥,能明显看出发生了位移,10°、30°、90°……仅用45分钟,重达1.45万吨,长91米、宽度24.3米的左幅转体桥顺时针旋转71.26°完成转体。
随后,当始终动作不停的右幅转体桥逆时针转到106°时,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并且采用人工点动模式,通过一动一测的方式,1.1万吨的右幅转体桥共旋转110.01°后也精准到位。
前后共计68分钟,双转体桥顺利完成空中“二人转”,现场传来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为什么要进行转体?跨铁路施工项目空间位置关系复杂项目安全总监程栋表示,项目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货运通道之一,列车运行密度极高,平均3至5分钟一趟,施工必须在火车驶离后的时间段及天窗期内完成,对作业效率和安全保障是极大的考验。除此之外,桥体与地铁及铁路线路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非常复杂,距离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西安地铁10号线不足2米,还需避免影响规划的西安地铁3号线及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下预留通道。
“综合多方因素,我们在建设的桥梁需要上跨铁路的时候,设计了多种施工方式,比如直接架梁,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但在桥梁的跨度上会有限制;还比如选择挂篮施工法,一截儿一截儿地往前延伸,但会对铁路运营造成干扰,让繁忙的铁路暂停运营数日不切实际,经过多轮讨论,最终项目采用超大角度不同向转体的施工方式,即在铁路左右两侧先行纵向建造桥梁,再通过转体技术实现精准就位。”项目设备负责人高为说。

如何保障顺利实现双转体?铁路为施工让出2小时天窗期记者了解到,围绕转体施工计划,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铁路为施工“让”出了2小时。短短120分钟的施工“天窗”时间,再加上转体重量大、安全风险高,同时桥梁跨越货运北环线铁路,临近西安地铁10号线,对转体技术和精度的要求显然更加严格。
“让两个庞然大物实现空中转体,‘零’误差到达预设位置,确实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项目政工负责人周甜说,为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和既有铁路和地铁的安全运营,项目部与铁路、地铁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等多次共同召开技术和安全方案研讨会,组织专家论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据悉,“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圆满完成跨铁路桥梁转体,项目整体进度就达到95%。后续项目将加快剩余现浇梁段施工任务,预计今年三季度完工投用。建成后,通过高架桥与货运铁路的立体分离,西阎快速路通行效率预计将提升30%,从浐灞国际港到高陵区的车程将由现状的40多分钟缩短至20分钟以内。同步建设的智慧交通系统,可实时优化信号灯配时,动态分流过境货运车辆,使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提升20%。此外,作为浐灞国际港"陆港+空港"双枢纽的核心纽带,项目也将无缝衔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与空港新城。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3 小时前

已经很厉害了,赞一个,

firstlove 发表于 2 小时前

厉害了

082682 发表于 半小时前

这条路。。泾河以北还在修着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首座!西安超万吨双幅桥空中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