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再反内卷!8小时,双休!“强制下班”或成趋势
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这一重磅文件涵盖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方方面面,其中“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更是给打工人的一剂“强心针”。《方案》强调,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并将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文件将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作为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的第一条措施,足见重视程度与期望值之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告诉记者。从“996”到“强制下班”“打工人”的春天要来了?最近,多家知名“大厂”被爆出启动“反内卷”措施,赢得一片叫好声——
3月10日,美的集团向媒体确认,早在今年初,美的就明确了关于简化工作方式要求的“六条禁令”,其中包括“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与此同时,微博热搜下多个美的官方账号也回应称:“被老板催着关灯下班”“到了六点就回家。”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有疑似大疆员工的网友发帖称,从2月27日起,大疆深圳总部每晚9点准时启动“赶人三部曲”,部门主管带头喊口号,项目总监挨个工位劝返,HRBP最后兜底检查,开始“扫楼式劝人下班”。其实,“大厂”提出“强制下班”,从春节开始就有苗头——2月5日,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叶国富发新春开工寄语,并向员工提出六大要求:严禁一切形式主义;简化沟通形式;坚持会议“333”原则……其中,坚持会议“333”原则是指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内外部会议以30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1小时;汇报资料不超过3页;重大事项若经3次讨论无果则及时叫停。同样在2月,国内另一制造业巨头海尔也被曝出公司要求强制双休,周六全面闭园,食堂供应也没有了,工作日加班需提前审批且每天仅限3小时,倒逼流程优化。“这是什么神仙制度”“怎么才能让我老板刷到”“还是‘大厂’有格局”……“打工人”的一片叫好中,藏着由来已久的压抑和蠢蠢欲动的期盼。“大厂”觉醒?“表演加班”没有意义
“大厂”集体掀起“强制下班”引发“集体狂欢”,但市民陈先生觉得,这只是“打工人”应有的权益,只不过在长期“996”“007”的“默认设置”下,大家反而觉得“准时下班”是一种奢侈。“从前,别说‘大厂’加班是一种文化,就连我们这种金融机构也很‘卷’。”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从事金融行业,几乎一直都过着早晨8点半到岗、晚上七八点下班的日子,而且这种加班没有奖金,因为是领导们之间的“较量”。“有一段时间,公司的经营压力比较大,也不知道哪个部门的领导开始要求下属周六到岗加班半天,其他部门的领导也就坐不住了,生怕自己部门看起来‘不上进’,很快就变成全公司一起加班,有时候周六要在公司耗一整天。”陈先生坦言,这种加班,其实是一种“表演”,“大家坐在工位上玩手机的玩手机,聊微信的聊微信,哪有价值?”他说,大家也私下调侃,“我们来公司不仅不能创造价值,还要让公司多交不少水电费。”更重要的是,无意义的加班,让“打工人”心中多了怨气。“那段时间明显感觉大家的精气神变差了,对公司的制度怨声载道,也有人把离职挂在嘴边上。”陈先生说,自己还因此患上了“拖延症”,总想着“反正总要加班的,到时候再干活儿,正常工作时间摸摸鱼也没什么”。“表演加班”“无效加班”,对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压榨。有人说,让员工“强制下班”,是因为这些企业“悟了”——消磨时间本身创造不了价值,思考如何让员工在效率最高的情况下创造最多的价值,才是管理“王道”。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认为,此番“大厂”反“内卷”,是对一些工作理念的公开扬弃,亦是通过这种公开宣言和公开行动的方式,让社会可以对其是否言行一致进行监督,避免内卷死灰复燃。通过更轻松的职场环境,可以带来较好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效果远比内卷式加班苦熬更好,比加班更有价值。 “反噬”来了?这届职场人不认“996”
“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曾经,“996福报论”刷爆互联网,互联网大佬分为两派,一派崇尚“奋斗者”文化,一派则对“996”持否认态度。早在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提示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明确劳动者维权预期,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996”和“007”工作制,被明确提示为违法行为。但即便如此,“996”“大小周”等加班文化普遍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并向各行各业蔓延。如今,互联网的潮水开始倒戈,“996”从企业家口中的“福报”变成了原罪,如今“强制下班”则对这番言论来了个彻头彻尾地“反噬”。其中既有企业的觉醒,也有当代职场人尤其是“Z世代”“00后”对职场的洗牌。从事人力资源行业的市民曹女士认为,相比上一代职场人,职场新生代有明显不同的特质。“现在年轻人更看重边界感,因为大家从小就生活在物质条件比较好的环境当中,工作以后赚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他们也更看重自己生活的舒适度,自由度,更希望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曹女士说,自己在工作中发现,哪怕所在的企业有完善的加班奖励机制,但年轻人更愿意三五成群约着去探店、剧本杀,或忙着谈恋爱、高质量陪娃,享受与身边人的亲密时光。“而且现在年轻人对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是非常熟悉的,以前都说‘00后整顿职场’,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接受过完整的现代教育,加上互联网的知识普及,所以他们更敢于反抗职场的压榨,想用老一套让这届职场人‘无偿卖命’是行不通的。”她认为。 “离线休息权”也需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种竞争既包括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的价格战、无序扩张等,也包括企业内部一些没有价值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的内耗等。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职场“反内卷”行动中,背后是国家层面整治和企业文化重塑的双重驱动——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建议,细化劳动法律法规,修订劳动法,明确双休制为基准;建议相关部门将规制“隐性加班”、保障“离线休息权”等列入监督清单。有观点认为,在企业层面,强调“内卷”的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策略,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已显得不合时宜,难以为继。“大厂”纷纷“反内卷”,既是对员工休息权的保障,也旨在通过缩短工时节省办公成本,倒逼管理优化。说到底,靠榨取员工休息时间来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有“竭泽而渔”的风险,既不符合现代企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也不利于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有龙头企业带头提出‘反内卷’是一件好事,希望能让更多中小企业学习,维护上班族的正当权益。”一位受访者提出,“强制下班”听起来很美,但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有手机就能找到人,哪怕职工在家里也还要在线上完成一些工作任务,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电脑,不论是在吃饭还是在陪伴家人,都要随时停下来回复消息、修改文件,所以怎样把“离线休息权”也落到实处,需要更多层面的关注。
不在单位工作了,家里还要继续干,反而没有加班费了。 内卷必须止步 其实加不加班看岗位,重要岗位有很多不得不加班! 一阵风,一阵风。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一阵风,一阵风。 画饼的吧? 有毛用,反正我们还是在天天加班{:71:} 外部的压力 劳动法多少年前就规定双休了 有用嘛 零点乐队 发表于 2025-3-29 17:55
其实加不加班看岗位,重要岗位有很多不得不加班!
明白人 加班没有加班费已成定局,加班通知口口相传{:65:} 国企执行得好,私企老板说了算。 先把娃娃们解放了再说吧。 我们这边周末不说不放假,就让你必须做好森林防火安全。 相关部门不作为
监督不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