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VS重庆地铁 地铁建设到底是应该先超前规划还是先满足民生需求?
西安地铁VS重庆地铁地铁建设到底是应该先超前规划还是先满足民生需求?一、重庆地铁:烟火气与人性化服务
1、包容性设计贴近民生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地铁亏损81亿元,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地铁的229.4亿元亏损。不过话说回来,放眼全国,地铁能盈利的城市屈指可数?重庆号称山城,地铁需要上山下山穿楼,修建及维护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重庆地铁在如此巨额亏损的前提下却将民生做到了极致,允许携带农产品的背篓进入车厢,设置“背篓专线”和防空洞经营区,为农民和摊贩提供便利。极具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实际需求,更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
2、时刻响应群众需求,服务提升永无止境
此外,重庆为我国四大火炉之一,夏季气温高,针对夏季高温的特点,重庆地铁开放140处纳凉区,配备座椅、饮用水和书籍,成为市民避暑的公共空间。而且重庆地铁善于倾听乘客反馈的意见,针对不锈钢座椅易滑的问题,通过喷涂磨砂涂层增加摩擦力,并承诺持续优化乘客反馈的问题。
二、西安地铁:超前规划与客流困境
1、“运椅子专线”的尴尬现状
西安地铁10号线开通运营没几天,因其完美的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因客流量低迷被戏称为“运椅子专线”,开通初期单日客流仅3万人次,且票价较高、换乘不便,导致实际利用率远低于预期。
2、超前布局与未来潜力
尽管当前客流不足,10号线作为“北跨战略”的关键工程,承担着连接主城区与渭北产业带的功能。随着沿线产业集聚和人口导入,8号线已开通可通过8号线换乘提升价值。
这里不得不说下西安地铁16号线和5号线,16号线开通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西咸新区的交通空间布局,助推西安和咸阳的一体化进程,并便利市民出行。实际上,地铁16号线23年开通后,日均客流仅2万人次,5号线西咸段近乎空跑,超前规划与人口密度、产业布局严重脱节。
西咸新区自从2014年成立以来,如今已过10年之久,虽然炒作过很多概念,但是往往如过眼云烟一样,昙花一现。加在西安咸阳中间这个尴尬的位置,至于未来西安咸阳会不会通过政务系统全面打通来助推西咸新区再上台阶,那只有留给也会成为历史的未来去验证了。
三、对比之下的伤害:一个重需求、一个重规划
1“服务导向”与“战略导向”的对决
重庆地铁俯身朝下,以服务为导向,注重满足当下市民的通勤、生活便利的实际需求,更多的考虑了底层人民的希望,通过灵活措施增强城市亲和力;西安地铁高高在上,更侧重远期城市空间拓展,与居民出行实际需求脱节,导致资源闲置。
2、客流培育与城市发展节奏
重庆通过地铁修到了农村,充分考虑了农民的进城需求,力促乡村发展,而且还促进“散装城区”融合(如S1线串联4个市辖区),虽初期客流有限,但随城市开发逐步提升;西安地铁过于侧重超前规划,而忽略阶段性人口导入,再抢人大战之后,西安的就业环境等各方面导致人口增长乏力,地铁的超前规划可能导致基础设施长期低效,如地铁14号线,在渭河沿岸运行,地贴4号线在北三环外的站点,运营至今已将近6年时间,但是该烂尾的楼盘仍看不到盘活的希望,已建成的楼盘,尤其是商住楼里,企业寥寥无几。
四、重庆地铁对西安的启示:如何更“接地气”
一是增设接驳公交,提升线路吸引力。二是新一期规划不能只是超前,需适当考虑当下,毕竟是民生需求。三是加速地铁沿线商业、住宅开发,借鉴重庆车站周边的TOD模式,通过功能复合提升站点活力。四是倾听市民反馈,重庆的背篓专线和防滑座椅改造均源于市民意见,公众参与能有效优化服务细节。
应首选民生服务 真的需要那么多地铁吗 希望发展越来越好, 西安地铁是为了卖地{:14:} 都在竞争 线路还是少 线路还是少 线路太少 线路太少 路径依赖,妄想通过摊大饼发展,而不知现在已经到稳定基本盘的阶段了 超前有必要 你这是个啥分析,包容菜农背篓不就是沦为运椅子专列吗
重庆4号线就是因为运椅子才成为的背篓专线好吧 都是根据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而规划建设的,没有可比性! 综合看财力,可行性研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