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门票收藏者李小四:用近200张门票记录城墙的发展变迁!
“我的这本票夹里收藏有各个阶段的西安城墙门票,对于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2月5日午后,68岁的李小四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展示起他的门票收藏册。从上世纪的早期门票,到如今正在发行使用的新式门票,李小四的收藏册中近200张城墙门票串联起半世纪的城市记忆,在方寸之间描绘出西安城墙保护开发的发展史。每一张门票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1995年,西安市民李小四开始涉猎门票收藏领域。“刚开始只是收集自己喜欢的票面纹样。”李小四说,在收集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门票并不只是一张通行证,它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解人文、历史、地理、经济的机会。从2000年左右起,李小四便开始成规模、成体系地收藏门票,其中,西安城墙的门票成为他最钟爱的藏品。早期的门票大多需要通过旧货市场淘换,为了收藏整套的城墙门票,李小四曾花费大力气,辗转多次只为寻找一张旧时的城墙门票,而每一张心仪门票的获得,都伴随着无尽的喜悦和满足。“收藏门票,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对西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传承。每一张门票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着城墙的发展变迁。”李小四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自小便深深烙印在李小四的心中。“十多岁时,我第一次登上城墙,那时的城墙还没有售卖门票,城墙上面景象破败,和如今游人如织、灯火辉煌的盛况大相径庭。”李小四说,这些年来,他目睹城墙经过修缮和保护,重现厚重的神采,成为西安的一张亮丽名片,这让他倍感欣慰。门票的变化反映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对城墙的重视打开收藏册,李小四对其中每一张西安城墙门票都如数家珍。“这组是1970年代的,纹饰简约,只写着‘西安·古都登墙游’,这组近几年在用的,春夏秋冬各不相同,还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样巧妙结合,简直是艺术品。”在李小四的藏品中,最早的一张城墙门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经过30年的积累,他目前已收集了近200张城墙门票,这些门票见证了城墙从破旧不堪到焕然一新的全过程。从最初的纯文字门票,到如今图文并茂、纸质精美的设计,李小四感叹,门票的变化,反映了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对城墙的重视。每一张门票,都是城墙生命年轮的一圈印记。收藏门票,不仅仅是对一方纸片的执着,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如今随着西安城墙景区科技化的发展,线上各种智能化的服务更加便利,扫码购买电子票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但对于李小四来说,纸质的门票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门票上的幽幽墨香是一段旅行的最好见证,更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仪式感。”在李小四看来,门票收藏已成为他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特殊方式。“整理和研究这些门票,不仅加深了我对西安城墙的了解,也见证了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嬗变和城市发展的演进,更是我对这座城市深沉情感的寄托。”
这值钱了 太有纪念意义 厉害 好好 记忆宝藏 收藏爱好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