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 发表于 2025-1-31 08:57:16

高五幸:“待人”

高五幸:“待人”

“待人”,于我们此地而言,乃是过年时亲戚间约定俗成的互动往来,说白了,便是相互走动。这时间的安排,各家不尽相同,通常初二便拉开了序幕。我们家初二待人,娃他舅舅家初三,挑担子(连襟)冯春元家初四,而我的舅家则定在初五。那些晚辈的孩子们,则被安排在初六至初九。年年这般,每至此时,大家皆依着日子忙着出门送礼。

往昔,出门所带之礼颇为简单,二十个包包馍,再佐以一份点心,倘若家境稍优,才会捎上一瓶西凤酒。现今出门,可阔绰多了,米、面、油、糕点、软香酥、水果、特仑苏奶,条件优越者还会带上烟与酒。礼物的轻重,全然取决于经济状况以及亲戚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待人这日,灞桥这地方上午乃是淀粉糊汤臊子面。亲亲一进门,主家先端上一盘臊子面,煎煎火火,众人围坐桌前,边吃边说,谈天说地,谈论最多的当属家庭收入、娃娃上学情形。这几年,拆迁、安置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借亲亲待人的时间去出门,相互见见面,彼此说说话,一年到头了,人也快到站了,毕竟是见一面,少一面,以后少留点遗憾。

待到下午,主家待人便会使出全身的劲,向来客呈上菜馍,条件优渥的人家,还会摆上大虾与海鲜。亦有蒸碗子,诸如现成的条子肉、酥肉、甜盘子等几道硬菜,再搭配炒制几个热菜、准备牛肉、冻肉、变蛋、粉丝、豆芽等几个凉菜,八凉八热,最后奉上一个寓意大团圆的丸子汤。

亲戚们于过年时相聚一堂,这“待人”恰似情感的纽带,是礼尚往来的彰显。你至我家来,我往你家去,亲情便在这一来一往中得以延续,此乃咱灞桥区域的民俗文化。然而当下,却出现了一个不良之象:“大死咧,娘埋咧,姑舅老表不来咧”。血缘亲情由此搁浅甚或中断。

去年过年,我撰写了《救救城乡断亲潮》《趁过年,补上走亲戚这一课》,呼吁这亲情万不可就此断裂,须得好好延续下去,让这份温暖与情谊,岁岁年年,恒久传承。

灞桥地方上的待人,实则就是待客。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礼,在于礼尚往来,一来一往,来来往往。在来往之中增进感情,在见面交流中亲昵情谊,而后倘若有事、有困难,一步近两步远,亲戚间彼此自会相互照应。平素若不修筑铺路,待到需用时再想走路,便难以启齿了。


亲亲之间的交往,在于走动。彼此之间过年的“待人”,架起亲情联络的桥梁,似条无形的纽带,将亲缘衔接、织密,变为同迎风雨、共向阳光的精神力量。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firstlove 发表于 2025-1-31 11:17:25

高五幸 发表于 2025-1-31 11:43:37

firstlove 发表于 2025-1-31 11:17


谢谢老师的鼓励,新年快乐。

苏之前 发表于 2025-1-31 15:30:30

交以诚,待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神禾原下 发表于 2025-1-31 15:55:52

现在亲戚关系疏远了,用微信拜年了!

亲爱的路人幸福 发表于 2025-1-31 15:56:04

就是

人潮里我很好 发表于 2025-1-31 15:56:14

就是

人潮里 发表于 2025-1-31 16:25:34

可以

小美满 发表于 2025-1-31 16:25:38

可以

高五幸 发表于 2025-1-31 18:27:34

小美满 发表于 2025-1-31 16:25
可以

谢谢老师的鼓励。

土豆马铃薯 发表于 2025-1-31 19:16:17

学习了

高五幸 发表于 2025-1-31 19:59:30

苏之前 发表于 2025-1-31 15:30
交以诚,待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辣椒红红 发表于 2025-1-31 20:47:46

分享

冀亮 发表于 2025-1-31 20:52:20

亲情就是相互走动,礼尚往来

斯纳维 发表于 2025-1-31 21:20:22

越走动情越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五幸:“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