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八十年代的书刊
那些八十年代的书刊李士伟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时节,在资讯渠道多元、获取信息手段简便的当下,我却愈加怀念读书看报的八十年代时光。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识文认字后就喜欢上了阅读。受当时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少儿时期曾经拥有或借阅过的书刊都比较有限,也许正因为如此,我至今仍对一些书刊保有比较深的印象或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自己最早拥有的两本书是《格林童话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8月出版)和《外国童话选》(北京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都是用积攒的压岁钱、利用周日步行到二十多里外的县城新华书店买来的,封面都很有韵味,书中青蛙王子、大拇指、小红帽、灰姑娘、丑小鸭、白雪公主、美人鱼、阿里巴巴、狐狸列那的那些故事,当时读得津津有味。
后来还买过《小学生作文指导》、《算得快》、《数学万花筒》、《物理万花筒》、《战国故事》、《埃米尔捕盗记》、《小灵通漫游未来》、《吹牛大王历险记》、《他保卫了什么》、《唐宋词选讲》、《少年作文知识讲话》、《少年文艺》(江苏版)、《作文通讯》等书刊。
小学五年级时,曾借过同学的的一本《朝花》(儿童文学丛刊2),一个晚上时间就着煤油灯读完(那时借书都是晚上借来早上归还的)。书里的中篇小说《小熊杜杜和它的主人》,写的是一位叫郑幼民的杂技团马戏队驯熊员和他训练的小熊杜杜,在文革中的凄惨遭遇(小熊被人电死、郑幼民也疯了),当时看得我泪眼朦胧、伤心不已。后来借到少儿出版社的《捕兽记》,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世界上许多珍贵禽兽的生活习性和人类的一些捕猎方法。还借阅过一本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说三国讲哲学》,至今仍对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失街亭等哲理故事印象很深。
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创办了一大批少儿刊物,多为三十二开本的双月刊,这些刊物在创刊初期,主要通过各地新华书店渠道发行,因为发行量普遍有限,能否买到全凭机缘和运气。1981年时,我先后买到过沈阳的《文学少年》第2期、杭州的《当代少年》第3期和广州的《少年探索者》(16开本)第6期。特别是通过《少年探索者》这本少儿科普刊物,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奇特自然现象,很早就知道了“四度空间”的概念。
1982年,一些少儿刊物转为邮局发行,我曾订阅过其中的两份杂志:浙江杭州的《当代少年》(月刊)和山东济南的《少年之友》(双月刊)。阅读《当代少年》杂志上的文章,荷叶荷花、竹林溪水、小桥人家、八月桂花……,浓郁的江南气息弥漫在字里行间,其中的一些文章如《大叶荷我的母亲》、《碧荷》、《痴野鸡》、《甘蔗是苦的》、《跑道》等,我至今仍有印象,这份杂志的连环画小故事和封底的水浒人物彩画也很有特色。
不知当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订阅的这两份杂志都没有收到全部期号。《当代少年》缺了10月号和12月号(这两期正好刊有当年征文比赛获奖优秀作品),《少年之友》缺了第二期。这种缺憾伴随我了快四十年,直到我从旧书网上看到当年的这三本杂志的图片并随后网购到手,心中真是不胜感慨:如果当年能够如期收到,何曾不会多保有一些少儿年代的记忆,真真的相见恨晚!如今时常翻阅起来,倒有点找回了岁月的感觉。
在求知欲强烈的岁月,我找来各种能够接触到的书刊来看,饥不择食。现在还记得书名的有:《儿童文学》、《陕西少年》、《少年文艺》、《动脑筋爷爷》、《西汉故事》、《古代神话寓言选读》、《野火春风斗古城》、《红石口》、《沸腾的群山》、《鹿衔草》、《苦聪人的春天》、《点与线》(日本推理小说)、《塑造美的心灵》等。还有一部分是父亲用过的中学课本,我尤其喜欢看《文学》课本,上面的《孟姜女》、《促织》、《牛郎织女》、《制造枪榴弹》、《可爱的中国》、《母亲的回忆》、《小英雄雨来》等文章看了多遍。
另外父亲喜欢绘画,有许多绘画书,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两本没有书皮的书,上面满是动物、飞禽的绘画,对于当时身处农村、接触面有限的我而言,开阔了视野,早早见识了世间的许多珍禽走兽。然而直到四十多年后,我才经过多方不懈查证,得知这两本书就是沈影泉、沈自强编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分别于1957年7月、1959年4月出版的《动物画参考》、《飞禽画参考》,第一次看到它们的封面、封底模样。
从小学起,我就渴望能拥有一张完全属于自己的书桌和书柜,盼望着能悠闲地坐在桌前翻阅自己喜欢的书刊,享受阅读的乐趣。而当这些愿景得以实现时,我已人到中年,许多曾经陪我一路走来、伴我不断成长的书刊,也因各种原因与我失散了,这使我倍加珍惜保留下来的书刊,更是尽力去搜购难忘难舍的过往书刊。每每网购到手翻阅时,当年的许多感觉便从记忆深处被唤醒,就像老友重逢,倍感亲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和记忆,也有其特定年代的生活方式和伴生事物。我们从贫困年代走来,所谓物以稀为贵,越是经历过精神食粮匮乏的时代,越发难以忘怀过往的阅读乐趣和美好享受,愈加爱护曾经的拥有,且行且珍惜吧!
半个世纪了 以前的杂志也好看,现在都没有了 知音,半月谈 这些书好看 不错 黄金时代 看瓜群众 发表于 2025-1-24 09:34
八十年代,是朝气蓬勃的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年代,思想活跃,全民阅读,文化繁荣 八十年代,是朝气蓬勃的黄金时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