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5-1-16 11:20:30

《重修昆明池赋》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5-1-16 12:37 编辑

   夫昆明池者,汉之遗泽,古都胜景。昔武皇开池,仿滇池之形,为练水军,亦彰国势。彼时池广三百余顷,楼船戈影,云旗蔽空龙曼衍之戏,极一时之盛。岁月迁流,繁华销歇,昔日浩渺,渐成荒陂。

逮至近世,有贾公者,生于斯长于斯,心怀桑梓,目触池之倾颓,心忧古景之沦没,遂萌重修昆明池之宏愿。时维丁卯,贾公叔学,率先振臂而呼,以一己之躯,肩此重任。

公乃风餐露宿,遍历池之周遭。观其地貌,测其高程,探其源流,详察地理之形胜;访诸耆老,寻诸典籍,细究历史之遗踪。日夜覃思,殚精竭虑,成万言修复之策,字字皆心血所凝。

于时,虽壮志凌云,然前路维艰。资金匮乏,债台高筑,而公初心如磐,不为所动。纵遇艰难险阻,千磨万击,其修复之志,坚如金石。四方贤达,闻公之举,咸来称赞,谓其高论卓识,析理入微,启修复之新途;同仁志士,亦皆钦佩,叹其远见卓识,规划周详,谋发展之宏猷。

公之上书计委,期得助力,然久无回音,似石沉大海。幸有记者建宁,感公至诚,奔走传扬其志,使昆明池修复之事,渐为世人广知。更有志同道合者秉勤、长志诸君鼎力相助,终使修复昆池纳入国家之计划。天不假年,贾公溘然长逝,然其精神熠熠,如炬照人,激励后昆,矢志不渝。

后继诸君,承贾公之志,接力前行。不畏辛劳,四处呼吁,求各方之支持;广纳良策,集思广益,谋修复之良图。经多年之努力,终得其成。

今者重临昆明池畔,只见碧波潋滟,水光接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韵;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馥郁芬芳,时闻莺啼燕语之音。清风徐来,水波澹澹,游人如织,欢声笑语。或泛舟湖上,或漫步堤岸,皆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

遥想贾公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德厚功高,当勒石铭记,永传后世。后人缅怀其功绩,当传承其精神,砥砺奋进,继往开来。愿昆明池之胜景,千秋永固,福泽万民;愿吾国之邦,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千秋万代,莫忘前贤之劳,共谱辉煌之章。

功成不必在我,公之风范长在;功成必定有我,后嗣当以为模。祈愿贾公含笑九幽,英名永垂。

陕西灵沼宗周文化研究中心 张秉勤 撰文
甲辰年 隆冬 穀旦

《重修昆明池赋》逐字讲解如下:

第一段

夫(fú):发语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昆明池者:“者”,助词,表判断语气,引出对昆明池的介绍。
汉之遗泽:“之”,助词,相当于“的”。“遗泽”,遗留的一汪水泽,这里指昆明池是汉代留下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遗迹。
古都胜景:“胜景”,优美的景色。
昔武皇开池:“昔”,从前、过去。“武皇”,指汉武帝。“开池”,开挖修建昆明池。
仿滇池之形:模仿滇池的形状。“仿”,模仿。
为练水军:“为”,目的是,为了。“练”,训练。
亦彰国势:“亦”,也。“彰”,彰显、显示。“国势”,国家的实力、气势。
彼时:那个时候。
池广三百余顷:“广”,面积宽阔。“顷”,土地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
楼船戈影:“楼船”,有楼的大船,这里指战船。“戈影”,战戈的影子,描绘出战船和兵器的场景,体现军事训练的氛围。
云旗蔽空:“云旗”,像云一样多的旗帜,形容旗帜之盛。“蔽空”,遮蔽天空,形容场面宏大壮观。
鱼龙曼衍之戏:“鱼龙曼衍”(yú lóng màn yǎn),亦作“鱼龙漫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这里指当时在昆明池举行的各种盛大的表演活动。“戏”,表演、娱乐活动。
极一时之盛:“极”,达到顶点。“一时”,一个时期。形容在当时极其兴盛。
岁月迁流:“迁流”,流逝、变迁。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繁华销歇:“销歇”,消失、衰败。曾经的繁华景象逐渐衰败消失。
昔日浩渺:“昔日”,往日、从前。“浩渺”(hào miǎo),形容水面辽阔。
渐成荒陂:“渐”,逐渐。“荒陂”(huāng bēi),荒芜的池塘。

第二段

逮至(dài zhì):及至、等到。
近世:近代。
贾公者:“者”,助词,用于人名后,表停顿并引出对人物的介绍。
生于斯长于斯:“斯”,这里,指昆明池所在的地方。出生并成长在这里。
心怀桑梓:“桑梓”(sāng zǐ),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心中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目触池之倾颓:“目触”,亲眼看到。“倾颓”,倒塌、衰败,形容昆明池的破败景象。
心忧古景之沦没:“沦没”,沉没、消失,担心昆明池这一古代胜景就此消失。
遂萌重修昆明池之宏愿:“遂”,于是。“萌”,萌生。“宏愿”,伟大的愿望。
时维丁卯:“时维”,句首语助词,无实义。“丁卯”,指丁卯年,这里是时间的标识。
贾公叔学:贾公名叔学。
率先振臂而呼:带头举起手臂大声呼吁。“率先”,带头。
以一己之躯:“以”,凭借。“一己”,自己一个人。
肩此重任:“肩”,肩负、承担。承担起这个重大的责任。

第三段

公乃风餐露宿:“乃”,于是、就。“风餐露宿”(fēng cān lù sù),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遍历池之周遭:“遍历”,走遍。“周遭”(zhōu zāo),周围、四周。
观其地貌:观察昆明池周边的地形风貌。
测其高程:测量昆明池及周边地势的高度。
探其源流:探寻昆明池的水源和水流去向。
详察地理之形胜:“详察”,详细考察。“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访诸耆老:“访”,访问、请教。“诸”,兼词,相当于“之于”。“耆老”(qí lǎo),老年人,特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向当地的老人请教。
- 寻诸典籍:在各种典籍中寻找相关资料。
细究历史之遗踪:“细究”,仔细探究。“遗踪”,遗留下来的踪迹、痕迹。
日夜覃思:“覃思”(tán sī),深思。日夜深入思考。
殚精竭虑:“殚”(dān)、“竭”,竭尽。“精”,精力。“虑”,心思。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成万言修复之策:写成了长达万言的修复昆明池的策略。
字字皆心血所凝:每一个字都是用心血凝聚而成的。

第四段

于时:在那个时候。
虽壮志凌云:“虽”,虽然。“壮志凌云”,形容理想宏伟远大,高入云霄。
然前路维艰:“然”,然而。“维”,语气助词,无实义。但是前方的道路非常艰难。
资金匮乏:“匮乏”(kuì fá),缺乏、贫乏。资金不足。
债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而公初心如磐:“而”,表转折。“初心”,最初的心意。“磐”(pán),大石头,形容坚定不移。
不为所动:不被困难所动摇。
纵遇艰难险阻:“纵”,即使。“艰难险阻”,指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千磨万击:经受很多次的折磨与打击。
其修复之志:他修复昆明池的志向。
坚如金石:像金属和石头一样坚硬,形容意志坚定。
四方贤达:“四方”,各处、各个方面。“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各地的贤能之士。
闻公之举:听说贾公的举动。
咸来称赞:“咸”,都。都来称赞。
谓其高论卓识:“谓”,认为。“高论卓识”,高明的见解,卓越的见识。
析理入微:“析理”,剖析事理。“入微”,达到十分细致或深刻的地步。剖析事理十分细致深刻。
启修复之新途:开启了修复昆明池的新途径。
同仁志士:志同道合的人。
亦皆钦佩:也都十分钦佩。
叹其远见卓识:赞叹他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
规划周详:对修复昆明池的规划周到详细。
谋发展之宏猷:“谋”,谋划。“宏猷”(hóng yóu),宏大的谋略、规划。谋划昆明池发展的宏大规划。

第五段

公之上书计委:贾公向计委呈递书信(报告)。“上书”,向地位高的人书面陈述意见。
期得助力:“期”,期望。期望得到帮助。
然久无回音:然而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
似石沉大海:像石头掉进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没有消息。
幸有记者建宁:幸运的是有一位《西安晚报》叫李建宁的高级记者。
感公至诚:被贾公的真诚所感动。
奔走传扬其志:四处奔波,宣传贾公修复昆明池的志向。
使昆明池修复之事:让昆明池修复这件事情。
渐为世人广知:逐渐被世人广泛知晓。
更有志同道合者:又有志向相同、兴趣一致的人。
秉勤、长志诸君:长安县石砭峪水库张秉勤高级工程师、企业家王长志董事长等人。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大力地帮助。
终使修复昆池纳入国家之计划:最终使得修复昆明池被纳入国家的计划之中。
天不假年:“假”,给予。上天不给予足够的时间,指寿命不长。
贾公溘然长逝:“溘然”(kè rán),突然。贾公突然去世。
然其精神熠熠:“熠熠”(yì yì),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然而他的精神光彩闪耀。
如炬照人:像火炬一样照亮别人。
激励后昆:“后昆”,后代子孙。激励着后代人。
矢志不渝:“矢志”,发誓立志。“渝”,改变。立下誓言或志愿,绝不会改变。

第六段

后继诸君:后来继承贾公志向的各位人士。
承贾公之志:继承贾公的志向。
接力前行:像接力赛一样,继续向前推进修复昆明池的事业。
不畏辛劳:不害怕辛苦劳累。
四处呼吁:到处向各方呼喊求助。
求各方之支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
广纳良策:广泛地采纳好的计策。
集思广益:“集思”,集中众人的思考。“广益”,取得更好的效果。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谋修复之良图:谋划修复昆明池的良好方案。
经多年之努力:经过多年的努力。
终得其成:最终得以成功。

第七段

今者重临昆明池畔:现在再次来到昆明池边。“者”,助词,无实义。
只见碧波潋滟:“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只看见碧绿的水波荡漾。
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形容水域广阔。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有致”,有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雕梁画栋:“雕”,雕刻。“梁”,房梁。“画栋”,有彩绘装饰的栋梁。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尽显古朴典雅之韵:完全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韵味。
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馥郁芬芳:“馥郁”(fù yù),形容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郁。
时闻莺啼燕语之音:时常能听到黄莺啼叫、燕子呢喃的声音。
清风徐来:清凉的风缓缓吹来。
水波澹澹:“澹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波微微荡漾。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欢声笑语:欢乐的说笑声。
或泛舟湖上:有的人在湖上划船。“或”,有的人。
或漫步堤岸:有的人在堤岸上悠闲地散步。
皆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都陶醉在昆明池的美丽景色之中。

第八段

遥想贾公当年:远远地回想贾公当年的情景。
筚路蓝缕:“筚路”(bì lù),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以启山林:“启”,开辟。用来开辟山林,指创业。
其德厚功高:他的品德高尚,功劳很大。
当勒石铭记:“勒石”,刻字于石。应当刻在石碑上永远铭记。
永传后世:永远流传给后代。
后人缅怀其功绩:后代人追念、缅怀他的功绩。
当传承其精神:应当传承他的精神。
砥砺奋进:“砥砺”(dǐ lì),磨刀石,引申为磨炼。经历磨炼,奋发前进。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愿昆明池之胜景:希望昆明池的美丽景色。
千秋永固:“千秋”,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永远保持稳固。
福泽万民:“福泽”,福分、恩泽。给广大民众带来福气和恩泽。
愿吾国之邦:希望我们的国家。
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千秋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莫忘前贤之劳:不要忘记前代贤人的辛劳。
共谱辉煌之章:共同谱写辉煌的篇章。

第九段

功成不必在我:事情的成功不一定非要有我参与或见证。
公之风范长在:贾公的风度、风范永远存在。
功成必定有我:事业的成功一定有我的努力。
后嗣当以为模:“后嗣”,后代子孙。“模”,榜样、楷模。后代子孙应当把贾公作为榜样。
祈愿贾公含笑九幽:“祈愿”,恳切地希望。“九幽”,指地下极深处,借指阴间。希望贾公在阴间能够含笑欣慰。
英名永垂:英雄的名字永存青史。

真实即虚 发表于 2025-1-16 16:07:03

原始森林 发表于 2025-1-16 20:40:45

精彩

hatejun 发表于 2025-1-16 23:41:21

十分精彩受益匪浅好好学习谢谢分享

蔚蓝天空 发表于 2025-1-17 07:51:47

有文采

西安大熊 发表于 2025-1-17 10:05:31

应该把这篇文章刻石蹲在昆明池那里供人们阅读参观

西安大熊 发表于 2025-1-17 10:09:30

贾公是谁?

solariz0026 发表于 2025-1-17 11:32:58

千古名片,万世流传{:mocs_32:}

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5-1-17 22:31:51

西安大熊 发表于 2025-1-17 10:09
贾公是谁?

贾叔学

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5-1-17 22:32:41

西安大熊 发表于 2025-1-17 10:05
应该把这篇文章刻石蹲在昆明池那里供人们阅读参观

按碑文写的

hello1987 发表于 2025-1-18 08:03:16

厉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修昆明池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