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狄寨孙家沟:非遗灯笼照亮文化村**
在西安市灞桥区的狄寨街道,隐匿着一个名叫孙家沟的村落。这个村落与众不同,家家户户都在传承和发扬着一项古老而美丽的技艺——编织竹篾灯笼。这项技艺不仅是孙家沟村民们的生计来源,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孙家沟的灯笼编织技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灯笼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常见的有葫芦灯笼、花瓶灯笼、火葫芦灯笼等。这些灯笼不仅外观精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寓意,常用于新春佳节、婚庆喜宴等场合,为节日和喜庆活动增添喜庆氛围。
走进孙家沟,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选取当地或陕南优质竹子,经过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出一个个精致的灯笼。在编织过程中,村民们手劲均匀,技艺娴熟,将竹篾编织得错落有致,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形状。
在孙家沟,灯笼编织技艺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老一辈人的坚守上,更体现在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中。许多年轻人从小就跟随着父母学习编织灯笼,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的技艺,还不断创新和发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灯笼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多元。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灯笼市场受到了一定冲击。尽管如此,孙家沟的村民们依然坚守着这项古老技艺,他们通过参加各种非遗文化展演、手工艺展览等活动,不断宣传和推广自己的灯笼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
在孙家沟,灯笼不仅仅是照明工具或装饰品,更是村民们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会点亮自己制作的灯笼,整个村落仿佛被一层温暖的光芒所笼罩。这些灯笼不仅照亮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更照亮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孙家沟的灯笼已经走出了陕西,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亲眼目睹这些精美绝伦的灯笼和体验那份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孙家沟的村民们也通过灯笼编织技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灞桥区狄寨孙家沟的灯笼编织技艺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让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
https://pic.app.ixian.cn/forum/20241215235605front2_0_562483_Fm48xXg9ls7aVkDs7xV25-49KGwQ.jpg
https://pic.app.ixian.cn/forum/20241215235605front2_0_562483_FoUFtFlrWcGLRyZXVx9_BNRR78hH.jpg
:):victory: 传统老手艺 精彩 吉祥物{:mocs_47:} 非遗传承 难得能传承到现在,大光圈镜头拍的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