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4-12-14 23:45:36

高新区灵沼 平等寺 文王阁 楹联注解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4-12-14 23:59 编辑

1、文王阁门联:
倡周礼 演周易 周易天下
弘德操 施德政 德政万邦
横批:於(wū)昭于天

长安 张秉勤 撰联王江书 癸卯年   桂月

文王阁门联写得很精妙,有着对仗工整且内涵丰富的特点。
先看对仗方面,上联“倡周礼”与下联“弘德操”相对,都是动宾结构,词性匹配、句式规整;“演周易”和“施德政”同样是动宾结构对仗,很是严谨;而“周易天下”与“德政万邦”为主谓宾结构对仗,读起来节奏清晰明快。
再来说说意蕴,上联着重围绕周文化里关键的“周礼”和“周易”进行铺展,这里第一个“周易”指的就是《周易》这部经典,意在体现它对世间规律、秩序的探寻以及产生的影响,第二个“周易”则是说周人改变了天下的格局,通过这样的表述凸显出周文化的引领作用,而且上联里三次出现“周”字,两次提到“周易”。
下联呢,重点落在“德操”与“德政”上,意在强调品德修养以及仁政的理念,第一个“德政”就是说仁政,第二个“德政”表示用仁政去惠及众多邦国,传达出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让福泽遍及万邦的思想,此联中三次用到“德”字,两次出现“德政”。
横批“於昭于天”引用自《诗经》,它所蕴含的意思是美好的品德、伟大的文化能够在天地之间彰显出来,这体现出对周文化包含的道德和智慧的敬重,也表达了期望德政理念可以不断推广、发扬的心愿,让整幅对联满是文化韵味,主题清晰明了,还具备深刻的教育意义以及给人带来启示。

2、文王阁廊柱联:
后稷降灵沼 教民稼穑 恩泽天下百姓
文王主灵台 礼仪安邦 荫庇炎黄子孙
横批:克配彼天

这副对联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上联追述后稷在灵沼一带开启农耕文明,传授百姓农业生产技艺,这一事迹奠定了古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其恩泽广泛惠及天下民众,高度肯定了后稷对于民生福祉的巨大贡献。下联着重描绘文王在灵台主导的礼仪制度建设,通过礼义规范来安定邦国,这种以礼治国的理念与实践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庇佑着炎黄子孙在文明秩序中繁衍生息,强调了文王在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层面的卓越功绩。上下联分别阐述了周文化中农耕与礼仪两大重要支柱,完整地展现出周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意义。
从对仗的角度分析,“后稷”与“文王”,人物相对;“降灵沼”与“主灵台”,动宾结构对仗;“教民稼穑”与“礼仪安邦”,主谓宾句式对仗工整;“恩泽天下百姓”与“荫庇炎黄子孙”,对仗也较为严谨,整体在词性、结构、节奏等方面都契合对联要求。
横批“克配彼天”引用《诗》句,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对后稷与文王功绩之高、品德之崇的赞美,认为他们的伟大作为足以与上天的德行相匹配,强化了对联对先圣的崇敬与歌颂之情,彰显出周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崇高的地位,使观赏者能深刻感受到周文化所蕴含的伟大力量及其对华夏民族的持久影响力。

3、文王阁廊柱联:
灵沼灵台灵囿深植农耕文明发祥地
周易周礼周官奠定中华文化根脉基
横批:三灵圣地

这副对联具有以下特点与意义:
从内容上看,上联提到“灵沼灵台灵囿”,这些都是与周文化相关的重要标志性地标,它们见证了早期的文明发展与农业生产实践,强调其作为农耕文明发祥地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对古老农耕传统的追溯与尊崇。下联“周易周礼周官”则聚焦于周文化中的经典思想、礼仪制度与官职体系等核心部分,准确地指出这些元素在奠定中华文化根基方面起到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高度概括了周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源头性价值。
从对仗角度而言,“灵沼灵台灵囿”与“周易周礼周官”,名词对名词,对仗工整;“深植”与“奠定”,动词相对,也较为契合;“农耕文明发祥地”与“中华文化根脉基”,结构上对仗,且语义上相互呼应,分别阐明了上联所涉及事物在农耕领域以及下联所涉经典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这副对联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精准地揭示了周文化在农耕与整体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意义与深远影响,对仗较为严谨,是一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较高艺术水准的对联。 它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脉络,唤起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意识。

4、文王阁神龛两侧明柱联:
修沼池筑灵台实现战略转移奠基周朝江山八百载
立祖祠建丰京制定礼仪典章以德治国传承三千年
横批:周自此启
長安張秉勤撰聯    癸卯年冬月

此联主题明确且富有历史厚重感。
内容上,上联阐述文王修沼池、筑灵台等举措,巧妙地指出这些并非单纯的建造行为,而是实现了政治与战略层面的关键转移,为周朝八百年江山奠定根基,精准概括出文王时期在周朝建立过程中的开创性与奠基性意义,凸显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与宏伟战略布局。下联讲述文王立祖祠、建丰京并制定礼仪典章,强调“以德治国”理念的创立及其长达三千年传承的深远影响力,将文王在文化与制度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清晰呈现,深刻体现了周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脉络中的源头地位与核心价值。
对仗方面,“修沼池”对“立祖祠”,“筑灵台”对“建丰京”,“实现战略转移”对“制定礼仪典章”,“奠基周朝江山八百载”对“以德治国传承三千年”,词性、结构对仗工整,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符合对联的格律要求。
横批“周自此启”简洁有力,鲜明地点明主题,明确宣告了周朝在此开启的伟大历史起点,与上下联内容紧密呼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幅对联在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上达到高度统一,很好地展现了对文王功绩及周文化起源的缅怀与歌颂,也让读者对周朝初期的重要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有清晰深刻的认识与感受。

廊柱联长度 不大于 2.7 米,宽度 不大于 0.45 米弧形,R 待测。




灵沼街办和省书协组织的文王阁门联揭牌仪式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4-12-15 07:42:24

{:mocs_33:}

天涯人 发表于 2024-12-15 08:36:16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4-12-15 09:14:35

有才华就是不一样。

真实即虚 发表于 2024-12-15 09:27:47

挺好

三哥lqt 发表于 2024-12-15 16:03:56

不错

三哥lqt 发表于 2024-12-15 16:04:01

很好

三哥lqt 发表于 2024-12-15 16:04:05

加油

沣灵 发表于 2024-12-18 16:45:22

赶紧筹备项目建设灵台公园才是王道

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4-12-18 21:33:29

说的很对{:mocs_2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新区灵沼 平等寺 文王阁 楹联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