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 发表于 2024-12-7 20:52:48

高五幸:“抱耙”余思

高五幸:“抱耙”余思



路边悠然踱步,看到前边俩汉子争得脸红脖子粗,听到其中一个似乎在指责另一个,“你抱耙锄地揽得宽,盐里有你还是醋里边有你?”听话听音,可能是此人管了不该管的闲事,彼人在善意的提醒。”那质朴无华的乡音,犹如一阵悠远的清风,轻轻地推开了我心间那扇尘封许久的柴门,大锄锄地只有手掌大,而抱耙竟可盈尺,而那“抱耙锄地揽的宽”的调侃,恰如脑门后的一抹浓郁乡愁,醒目而又令人情思缱绻。



抱耙(亦叫刨耙),形同铡刀,是庄户人家种地不可或缺的一种铁制农具,它主要用于地耕种后的立渠、判畦子,以便利日后的庄稼浇灌。栽葱打葱背子、平整土地更离不开它。



1983年联产到户后,种开地了,镢头、锨、抱耙、铁耙诸如这些农具,你要用人家正在用,农活是活赶活,得不违农时,事出逼家,我也摊水置齐了包括抱耙等在内的一套劳动工具。



实践出真知,磨砺生经验。在责任田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对用抱耙在地里立渠打畦子、铡葱背子的工道序有了一定的掌握和感悟。



种地打畦子有学问。旋耕机将麦种种上后,抱耙就派上了用场。第一步先选距井近、地势高的地方立渠。地头先插木桩固定,绽开线绳子扯到另一地头,抱耙沿着线绳子保持一寸距离开打,打到头后,便开始扶梁梁。渠梁相对于畦梁下耙要远点,这样渠梁会高一点不容易跑水。渠立好后,下来便到了打眭子(当地人叫“判畦子”)环节,畦子有横畦子、顺畦子,要根据地势地形而定。当年人们嘴上虽戏言,“畦子判的弯弯弓弓,打十八老瓮;判的直直端端,打的粮食一点点”。可实际上,家家的地里却渠宽眭直,酷似在作务花园。无疑是对“农以地为本,地以精为上”的生动诠释。抱耙在父兄们的手中舞动,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阳光的平等眷顾,让每一棵田禾都能被水分所滋养。



我家的责任田从最初的三亩八分五,加上后来又为小儿子增补的八分五,共四亩七分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粮食的生长,还曾有葱的翠绿身影。犹记得,在种葱的日子里,抱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打葱背子到后期的施肥培土,它默默助力,见证了主人滚烫的汗水。铡葱背子是件技术、出力活,需要紧攥抱耙把,眼睛瞅准,卯足劲,一抱耙一抱耙的铡,黄土乖顺的形成高垄型。栽葱时,热死黄天的,人高马大的我,窝圈在葱沟里的味道真是他妈的难受。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如此这般的能下苦,主要还是源之于心劲,是相信明天更会美好的精神在支撑。



我的抱耙记忆,不仅仅只是一件普通农具的简单,而是我田园旧梦的生动诠释,是我灵魂深处难以磨灭的故土情思,它时刻在提醒着我,新寺的那片黄土地,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
摄影赵小利




田于兰 发表于 2024-12-7 22:09:17

好!

高五幸 发表于 2024-12-7 22:24:24

田于兰 发表于 2024-12-7 22:09
好!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

铁面无私 发表于 2024-12-7 22:30:09

秦声悠扬 发表于 2024-12-7 22:37:58

鄉音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024-12-7 22:54:50

好好

xiaomao029 发表于 2024-12-7 23:41:04

思考

蜂鸟 发表于 2024-12-7 23:51:26

江柳烟云 发表于 2024-12-8 05:55:51

{:mocs_48:}

吃草的羊 发表于 2024-12-8 06:44:22

多思考,平静。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4-12-8 07:46:40

红红火火

高五幸 发表于 2024-12-8 08:19:45

江柳烟云 发表于 2024-12-8 05:55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

521727 发表于 2024-12-8 08:20:29

说的好!我会持续关注你的作品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4-12-8 08:26:12

长见识了,谢谢楼主分享,

高五幸 发表于 2024-12-8 12:15:03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4-12-8 07:46
红红火火

谢谢老师留评鼓励。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五幸:“抱耙”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