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笃行实干 夯基蓄能向新而行
初冬时节,山阳重点项目高质量建设完美收官。走进全县项目建设现场,生机盎然,工业施工点、厂房企业的连接道路,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细密蜿蜒,迸发出强大的张力。总投资2.6亿元的陕西丰阳雨露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内,一个个香菇、黑木耳等农特产品,经过罐头加工生产,成为畅销海内外的商品;总投资2亿元的陕西微晶六零新材料公司在发展中强化产业链,不断拓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休闲体育等领域的上下游招商,大力发展碳纤维新质生产力;
总投资2.8亿元的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全面完成年销售过亿任务,已经将产品远销到中亚五国及欧洲,出口创汇2000万元以上……
精准谋划 厚植发展根基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这一年,山阳县用速度和力度向人民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0个、完成投资33.78亿元,1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社会资本投资增长50.1%,均居全市第一,碳纤维发热材料等3个项目接受全省视频观摩。
图为山阳县全景
“我们当前建设的是食用菌生产三期工程,陕西丰阳雨露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少凡介绍,他们公司是一个集食用菌菌种研发、工厂化生产、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链主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已初步建成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区、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区“两大板块”,形成菌袋自动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包装、菌种研发生产“四大核心区”,并配建了科技研发、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三大融合基地”,成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全县培育食用菌经营主体121家,发展食用菌整流域示范带10条、食用菌生产基地169个、标准化大棚3300个,年发展食用菌9000万袋。园区全部建成达产达效后,总产值将达9.7亿元,将1.92万农户镶嵌在食用菌产业链上,户均增收1.3万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始终是山阳独特的资源优势,更是加快发展的最大潜能。山阳县委、县政府立足特色农产品主产县定位,发展粮食产业项目,在色河铺、高坝店、中村、板岩等地建设以小麦、大豆玉米复合间套、地膜洋芋为主的整流域粮食生产示范带,带动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2万亩以上。积极谋划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申报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产业强镇项目。以高坝店镇食用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主,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加工包装、科技支撑体系、品牌推广与培育“四大工程”10个子项目。以银花镇手工挂面为主,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品质、擦亮产品品牌。同时,将食用菌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目标,按照“一园两板块、四区三基地”布局,强力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陕南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快速推进,大力发展产地粗加工和园区精深加工,建成丰阳雨露、汉华等现代农业园区,以丰阳雨露产业园为重点,以全产业链开发为目标,打造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形成菌种繁育、菌包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预制菜及功能性食品生产、废弃菌包资源化利用、仓储冷链、大村大户等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全产业链格局,真正做实叫响“源味山阳”区域农产品品牌。
压实推进 积蓄发展势能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而重大项目正是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今年以来,山阳县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明确招商目标、创新招商形式、完善招商机制,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为全县经济稳增长、强链条撑起“跳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阳县委、县政府深谋远虑,因地制宜绘制了县域经济发展新蓝图。坚持因地制宜,增强创新思维,立足县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既把上级改革要求承接好,更注重谋划体现山阳特色的改革,真正实现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持续推进“一县区一特色”和“小切口”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山阳实践》出版发行,被列为西北首个县域现代化建设实践案例。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晒出了山阳县2024年的辉煌业绩,也展现了山阳干群勇毅前行的建设足迹。
图为山阳县抽水蓄能项目开工
从山阳县建成商洛市首家县级层面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钒材料产业正式向千亿级钒储能市场进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千万工程”,以及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和“干净山阳”创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投资发展环境大幅提升;抢抓机遇、接续推进“交通突破年”活动,福银、丹宁高速相继建成通车,西十高铁加快建设并在山阳设两个站点,昔日的发展瓶颈变成当前的发展优势。
“落户山阳主要是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个集群优势,在这里发展可以更好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共赢。”陕西微晶六零新材料公司负责人袁彪说。
如今,天竺山景区完成改造,开始运营,天蓬山寨休闲康养基地建成投用,打造特色精品民宿6处、康养旅游线路3条,举办首届采茶节暨百家旅行社踩线推介等活动,康养旅游产业走上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山阳高新区承载能力,谋划实施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等项目,加快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和公租房改造,标准化厂房利用率达80%……
招强引优 赢得发展主动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
为了让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山阳县修订招商引资办法,探索让企业有利润、可持续的惠企政策机制,充分发挥77个招商小分队作用,新招引碳纤维发热材料研发制造、聚乙烯燃气管道等项目48个,实际使用资金12.73亿元、增长107.16%,招引外资50万美元。
发动人脉资源亲情招项目。深化“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招商活动,召开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引导资金回流、股份回投、项目回迁、总部回归,吸引郭传武、胡炜等山阳籍企业家返乡投资项目。
发挥企业链条作用招项目。通过德润康、皓宇等企业“现身说法”,开展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先后支持和丰阳光、迈思普、砺冰拉米拉等链主企业接续投资项目,吸引浙江台州豪泰、普朗克量子科技等18家企业落户山阳。
做优服务 保障项目建设
“当初园区宣讲的政策都兑现了,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企业初期建设的资金支持,还积极帮助我们与应急管理、消防、林业等相关部门接洽,拓展业务合作范围。我们看中的就是秦岭腹地广阔市场前景和园区优质的招商条件。”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胡炜介绍,完善的配套服务让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在短时间里就实现了项目落地。像陕西砺冰拉米拉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这样享受政府“保姆式”服务的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哪里有困难,干部就帮到那里。
今年以来,山阳县刀刃向内,痛下狠手,一系列的改革直击营商环境痛点、难点,简便、快捷的方式和贴心、细致的服务,给企业最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负责人如沐春风。组建专班定期会商谋划,成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班,抽调县自然资源、科经、住建、交通、水利等单位业务骨干30多人,集体会商、定期研究,提高项目谋划的精准性和落地性,让企业及时、精准、充分享受惠企强企红利,实现互利共赢、持续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山阳紧扣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总目标,奋力建设生态康养文明幸福山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赛道上接续奋斗、再攀新高,继续书写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华章。
文/图 通讯员 南玺 米子扬
好的 加油 大力发展碳纤维新质生产力 一个个香菇、黑木耳等农特产品,经过罐头加工生产,成为畅销海内外的商品 好的 出口创汇2000万元以上…… 大力发展碳纤维新质生产力 加油 好 加油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