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村办婚礼,古今中西结合,很有特色
作者:乐山乐水好多年也没有去农村“赶事情”了。陕北农村举办婚礼不会象城里人那样在酒店包几桌饭简单了事,而是把客人请到家里至少三天“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热闹的场景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是无法想象的。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更多的是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跟过大年似的,喜庆的气氛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待客的三天里五顿美餐,两晚的夜酒,会让每位来宾一饱口福,流连忘返……这些肉食都得提前做好。
公公、婆婆翘首盼望着娶回的新人。
经过热心来客的精心化妆。公公挂着炒面盒,婆婆挂着醋瓶子……
公公背儿媳,一卷胶带把公媳二人绑到一块,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助兴扭起了大秧歌,公公背着儿媳也得跟着转半天。
抱一抱(如有不从看棒伺候)。
抱着我的妹妹上花轿
吃口炒面。
吃醋啦、扭耳朵。
起轿、颠轿
临进家门,再背。
中西结合、古今通用
客人们一定要吃好、喝好、玩好,婚礼才算完美。
公公庐山真面目,激动的只会说两字,吃、喝。
陕北横山有名的吹鼓手。
听主人介绍:请了三十多桌客,花费八万开外。
第一天称起事,下午羊肉饸捞,晚上喝夜酒。第二天称正日,上午羊肉烩菜、拼三鲜、炸油糕。中午正席,下午羊肉饸捞、晚上再喝夜酒。第三天称发客,吃席。婚礼圆满收场,皆大喜欢!三天下来,六年西风酒喝了二十件,啤酒二十六件,饮料三十件,芙蓉王烟抽了六十条……主人诚心待客,杀了七只羊,宰了一头猪,鸡、鱼也买了三百多斤,够丰盛的吧。
帮厨的后生也请了七、八个人。三天的婚礼让来宾必须酒足饭饱,每天要醉倒好些人,最的越多越好,婚礼越红火。
从山西请来吹鼓手,加上本地有名的,两班吹鼓手,一家婚庆公司。想想主家办的多隆重、多体面,能不热闹吗?
注:“炒面神”,不明白吧,陕北部分地区戏称娶了儿媳的老公公为“炒面神”,“炒面神”类似“扒灰鬼”。
编后:没有见过陕北的婚礼,从本帖看来,好像婚礼整个过程耍公公占了一大部分。
这最尴尬的还是媳妇吧 欣赏 热热闹闹娶媳妇! 如今这社会,结婚是奢侈的事 恭喜 这还是上世界90年代的老照片了吧 reyyang 发表于 2024-11-22 13:07
这还是上世界90年代的老照片了吧
啥眼神吗!喷也不能这么恶心! 司马君 发表于 2024-11-22 14:19
啥眼神吗!喷也不能这么恶心!
你去看一下新娘子脸上的化妆,明显是上个世纪的审美啊 公公背媳妇?不是新郎背么?
陕北婚礼闹得热闹,主人高兴 喜庆 热闹 七日 发表于 2024-11-22 16:03
公公背媳妇?不是新郎背么?
新娘她爸爸吧 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