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局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助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11月8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首趟27090次“陆海一体”铁海联运直达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东开往宁波舟山港,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不断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举措。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扎实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员参与持续改善,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有力促进了生产任务完成、改革稳步推进和管理水平提升。“数智”转型赋能现代化管理
今年国庆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持续升温,陕西铁路日发送客流再创新高,面对管辖数千公里线路、数百个车站,每天开行400多对旅客列车,如何用好运输生产中形成的海量数据和资料服务旅客出行?
对此,西安铁路局坚持“运输围绕市场转”,以无缝对接“一日一图”为重点,实施旅服平台与生产管控平台融合改造,实现管理指挥扁平化、生产作业一体化。
国庆期间,在西安北站现场跟班的技术干部董海峰,通过掌上“数字车站”即可实时上传客流动态柱状图、短时客流变化等关键信息,为精准开车提供更加快捷的依据,更好更快服务旅客乘车出行。
西安铁路局围绕“数智转型创一流”任务目标,研究制定以推进数据中台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安全、运输、设备等12个系统间502项数据共享,充分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实现数据变资产,确保国有企业数字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3月,X387次“丝路电商班列”首次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全程跟踪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路线,客户通过手机App即可精准查询货物运输信息,选择铁路运输更加安心放心,“数智”赋能现代化管理,更好服务旅客货主,树立了铁路货运新形象。
精益生产提升安全运输质效
“原来在龙门吊底下称重、排队等待,现在改正面吊直接称重落箱,快多了,一天能多拉两三趟。”在西安国际港站,从事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的卡车司机说。
为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的开行量和运输服务品质,西安铁路局组织西安车站海关、政府平台公司等7家单位成立改善攻关团队,针对集装箱运输全流程开展下沉式调研,全面分析班列发运过程中的150多个环节,开展三轮改善,打通23个环节的堵点卡点。整合集装箱称重、落箱两个作业环节,在正面吊加装精密称重装置,将原来160分钟的等待时间压缩至5分钟,平均每辆集装箱卡车运输效率提升一倍,单箱成本降低约70元,最大限度为客户创造经营效益。
全员参与实现客货运输双赢
在陇海铁路茂陵信号工区的一群“小黄人”中,宝鸡电务段兴平电务车间工长周建生拿着一个酷似微型收音机的设备,自动播报“上行、上行……”迅速引来大家围观。
这是该段职工在陇海线茂陵至兴平区间等待作业时发生的一幕。据了解,这款设备是周建生为保障防护区间职工作业人身安全,受区间轨道电路上下行发送载频不同启发,研发的一款能自动判别区间线路上下行线别的“神器”,有效消除了区间作业易上错线路的安全风险,获得西安铁路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
西安铁路局鼓励职工着眼现场、立足岗位开展小改小革,积极推进星级车间、班组和星级职工评定,开展精益工具优秀方案评选,广泛征集职工合理化建议、改善提案,截至9月底,共征集2.56万条,采纳立项8113条。三秦铁道线上,一大批星级班组、星级职工、优秀改善提案上“墙”登“报”、飞进“朋友圈”,全员求“精”、落标获“益”,共建共享的全员理念已蔚然成风。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助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迈向一流。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西安铁路局旅客发送量12024.5万人次,同比增长15%;货物发送量3.04亿吨,同比增长1.6%;旅客、物流服务满意度同比分别提高4.8%、1.5%,实现了客货运输的“双丰收”。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梁璠
有力促进了生产任务完成、改革稳步推进和管理水平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 精益生产提升安全运输质效 “数智”转型赋能现代化管理 有力促进了生产任务完成 全员参与实现客货运输双赢 可以的 数智”转型赋能现代化管理 看看 好的 可以的 走你 请收下我的膝盖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