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修路了
本帖最后由 梨树多云云 于 2024-11-7 09:00 编辑记忆2:
接到二哥的电话,说老家的山村修路了,修的水泥路,直接修到家门口。
二哥告诉我是政府修的。
我心里没有高兴,只有悲哀。
因为我在深山里面的老家,那里已经没有人住。除了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就是遮盖了道路的野草杂树。
但偏偏宽敞而又美观的水泥路却修到了家门口。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家乡的山村还没有电,全村人借钱凑钱,从镇上拉电,为了省钱用的是木头电线杆,二十里的山路,栽满了木电线杆。
有了电,深山里的也响起录音机声,因为电视机和收音机收不到好的信号。
但无论怎么说,昏黄的灯光比煤油灯要亮很多,而且不怕风吹,方便简单。
至于现代通讯就别想了,信号都没有。
山村的人以山货为生,采集了山货都要拿到镇上去换些零花钱买些油盐酱醋。
于是家家户户又凑钱出人工修了一条简易的山路,能骑摩托车和自行车。
但是这条路修成之后,山里就热闹了。很多镇上的人组团进山里挖掘山货承包山头砍伐树木,甚至有些开始勘探矿藏。
但从来没有人想着把这简易的山路修一修。
下雨了,泥泞打滑,下雪了,更是冻的邦邦硬,骑摩托和自行车能把屁股震成两半。
几年后山秃了水浑了,以山为生的山民,生活更贫困了,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去了。
因为他们赖以为生的山货已经被镇里的那些人给竭泽而渔。
可巧,政策下来,恢复我青山绿水,退耕还林。
至于山民嘛,扶贫政策,统一搬迁到镇上去。
镇上房地产兴盛,诞生了几个幸福小区安居小区,先安置后付款,可以分期,可以贷款,如果你是特困户还可以领取福利房。
政策人性化,幸福的春天到来了。
镇上人满为患,但是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厂企业的安置这些人。
怎么办?劳务政策来了,有能力的自己出去打工,没能力的政府可以帮助联系。
只有那些年老的山民,难忘故土,隔段时间回到山里看看老房子,回忆回忆山里的生活。
年轻人无非是逢年过节回去,在山里的老坟上烧两卷纸,放一挂炮。
又过不久,开始振兴乡村。
老山民们在号召下提上白粉桶回去,把已经快倒塌的院墙刷的白白的,还在几乎没人的地方修建了几个漂亮的厕所。
现在,已经没人居住的村子,修上了漂亮的水泥路,而且修到了家门口,听说还修建了联通塔,在山沟沟里通电话上网,都成了可能。
再想当年简易的山路被山洪冲毁数次,有多少次上学去镇上都要䠀水过河,甚至大人孩子有个急病,更是能把人急死。
如今山里没人了,老房快塌了,水泥路却修到门口了,通讯塔也建到山顶上了。
忽然感觉,到底是人生无常,
还是社会无常啊?
现在在城里还着房贷,过着牛马的日子,吃着满是化学添加剂的食物。
忽然就想回到山里去。
有山泉,有菜地,还有可以翻修一下的老房子,
有电,有网,还有宽敞的公路。
只要一辆破车,只要一点存款,就可以在那里种菜养鸡,上网聊天。
忽然,就想隐居了!
9855%21++《记忆》
说的是 啥地方?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mocs_33:} 怨妇腔
https://pic.app.ixian.cn/bigface/1_02.png
看看 作为一个90后觉得写的真好,最近在看电视剧小巷人家,生活都是慢慢越过越好,只是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幸福与烦恼 burt 发表于 2024-11-7 08:03
怨妇腔
你难道没有从里面看出来些什么吗?{:mocs_33:} 回不去了 隐居也没有那么容易 要不组团去钟南山吧,听说哪里人多 如此乡村振兴!{:mocs_1:} 我也想回老家住 世外桃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