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韩城城隍庙记【严建设日记】 2024年10月30日 Wedn**ay阴雨 甲辰九月廿七日,余偕
秋游韩城城隍庙记【严建设日记】
2024年10月30日 Wednesday阴雨
甲辰九月廿七日,余偕老妻蒙同窗姚长生、韩成学之邀,并同窗好友张波伉俪一行六人买车迤逦北上,步履韩城县启踏秋之旅。
下午之际,阴霾蔽日,至韩城城隍庙,以探古寻幽。凡年近古稀者,均免券刷证可入,盖皇恩浩荡焉。匾额字体遒劲娟秀,山门高耸,尾顶脊眉,鸱尾颇精美,琉璃彩色,雕龙瑞兽,狮子嬉戏,亭台楼阁,甲胄人马,飞禽花卉,栩栩如生,下覆琉璃绿瓦,令人叹为观止。堪与三原县城隍庙媲美。
内空无游客,凤尾森森,随风摇曳。庙堂之上,灯火昏昏烛焰荧荧。其戏楼名曰歌舞台,堪称精美绝伦。舞榭歌台,终被雨打风吹去。甚寂寥。门房伫丽人笑迎,其芳名曰张亚琴焉。
余等须发皆白,神态悠然,见内设摊肆,鬻文创物品,琳琅满目焉,或书画之韵,或陶瓷之美,或织物之华,皆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同窗或环顾四周,或啧啧赞之。遂漫步其间,或驻足观赏,或点头微笑,敷衍而过。终未慷慨解囊而沽。
曩蒲松龄谓,邑廪生宋焘,梦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
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周易》云:城复于隍,勿用师。三国时,城隍始被人格化,南北朝尤兴盛,后世每城皆设守护神,即城隍,城隍、土地及关公三神祀均为城管。亦若今之公检法司、刑警队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韩城城隍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迄今历数百年矣。庙坐北朝南,平面布局若十字,四道院错落有致,主建筑皆列于中轴之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壁屏门、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化育坊、广存殿、明禋亭、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东西两侧,两坊、两廊、四楼、两庑,对称协调,蔚为壮观。
虽霾雾锁城,然遥望照壁琉璃砖雕,犹在雾中若隐若现,更显古朴神秘。新增铜雕武士金刚判官,怒目圆睁,肌肉凸起,威风凛凛,矗立两廊,令人敬畏。步入庙门,三门并列,正门额书城隍庙三字,苍劲有力。门外两侧,金刚神像肃立,四墙面砖刻彰善瘅恶,警世之意昭然。
步入山门,政教殿三间映入眼帘,单檐悬山卷棚顶抱厦式结构,古朴典雅,此乃客商居货之所,往昔繁华可见一斑。
据明万历十八年《韩城城隍庙记》碑刻载,庙之楼台始建于隆庆辛未五年夏,成于王申六年之秋;而正殿则始建于万历丁丑五年夏,成于戊寅六年之冬。又据明万历年间《重修城隍庙记》与《重修城隍庙碑记》碑碣所记,自正殿至大门,皆焕然增饰。东枝门修自南隅,西枝门暨过亭,则为北隅程嘉佑、陈克典等所修。明万历四十四年,庙外琉璃照壁建成;天启七年,钟楼重修;崇祯十五年,铸造城隍铜坐像及铜香鼎。至清康熙三十九年,西枝门外八字墙重修;道光九年,寢殿再修;道光二十六年,庙前影壁亦得重修。历代修缮,庙貌一新,足见邑人对城隍之敬仰。
城隍者,古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之神也,为道教所信奉。周时八腊之祭,即为祭城隍之始;唐代郡县皆祭城隍;宋以后,城隍之祀遍天下。明清时期,各县建城隍庙之风尤甚。韩城城隍庙庙会,每岁八月二十前后,凡五日。彼时商贾辐辏,百货云集;士女朝礼,香火鼎盛;箫鼓燕享,备极繁华;乐伎歌舞,尽态极妍。庙会之盛况,可见一斑。
庙前,琉璃七龙壁巍峨矗立,气势恢宏;牌坊则位于枝门东西,东牌坊上书监察幽明,西牌坊上书保安黎庶,寓意深远。步入庙内,各殿巍峨,神像庄严。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皆气势磅礴,香火不断。每至祭祀之时,邑人皆集于此,以祈求城隍之神佑。
余游于庙中,见古木参天,碑刻林立,不禁感慨万千。庙之建筑,皆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庙之神像,皆栩栩如生,威严庄重。此乃邑人之精神寄托,亦韩城之文化瑰宝也。
是日之游,虽遇阴霾天气,然庙之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余深信,韩城城隍庙必将历久弥新,成为邑人心中之圣地,亦将吸引天下游客,共赏其古韵之美。
欣赏佳作! 请收下我的膝盖 图文并茂 美哉。 说的好!我会持续关注你的作品 长见识了,活到老,学到老。 韩城记 古庙古街道 韩城不错。 好地方
欣赏 看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