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灞桥之桥幸福桥
高五幸:灞桥之桥幸福桥灞桥,一个因桥得名且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回溯往昔,灞桥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已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那时,人们在灞河上搭建木墩子桥梁,以方便两岸的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灞桥的地位愈发重要。秦汉时期,它成为了长安东出的必经之地,无数的文人墨客、商贾旅人在此留下了足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的柳色成为了桥头惜别的象征,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传颂着这里的故事,使灞桥历史文化的内涵愈发厚重和丰富。
踏入现代的灞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座座横跨灞河、浐河的大桥。灞桥特大桥如同巨龙卧波,以其雄伟的身姿跨越宽阔的河面,承载着南北往来的车辆,似是诉说着现代科技与工程的磅礴力量;彩虹桥则如一道绚丽的彩虹,霓虹灯在夜幕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成为灞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由南向北的河流延伸,新矗立起来的元朔大桥和港盛大桥更加雄伟壮观,以坚实的骨架,更加高端大气的形象,融入了灞桥的桥之乐章。
而这只是灞桥桥之景观的一部分。在这里,高铁桥如银色的闪电,划破天际,搭载着人们飞速的驶向远方;陇海线铁路火车桥在铁轨的延伸下,哐当哐当的声响仿佛是岁月的节奏,历史的回荡,带来远方的故事;地铁桥别具一格,在广泰庙冒出地面,在半空中穿行,乘客可以沿途鸟瞰世博园、会展中心、奥体中心的风景,它是城市的脉络,方便着居民的日常出行;道路上的过路天桥,像是城市里的空中走廊,让行人安全又便捷地穿梭于马路之间。这些有形的桥,在灞桥的土地上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编织成了一幅壮观的交通图景,它们是灞桥发展的见证者,是时代进步的承载者。
然而,灞桥的桥之魅力还远不止于此。更有一种无形的桥,那就是“长安号”所代表的欧亚大陆桥。它如同一条看不见的文化物流纽带,将灞桥与欧亚世界各地相连。通过这条无形之桥,货物在这儿汇聚、流通,从灞桥走向国际舞台的通道,也是灞桥经济蓬勃发展的隐形引擎。
灞桥之桥,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体现了这个地域独特的魅力。桥之网格象征着灞桥从过去走向现在,再迈向未来的步伐,是灞桥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腾飞的最好注脚,也是为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关键所在。
在灞桥,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而是一种地理元素和文化符号,更是灞桥的灵魂与象征,它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着时代脉搏,连接着世界各地,展现着灞桥地区的无限活力与位置魅力。
”雄立云中瞰四方,霸居海上镇龙王。彩虹羡慕身姿伟,常送柔情诉短长”。我的家乡灞桥,地名有桥,在灞浐渭三水河面上和灞桥区域的地方,有型的桥无形的桥桥连着桥,桥是处处可见,桥之大之密,是为西安市灞桥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在桥头我吟诵毛主席的诗句,一种对家乡的变化之大热爱之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桥为灞桥人民架起了幸福桥,是加速经济发展的洒金桥,更是灞桥走向外面世界的通天桥。
摄影:赵小利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1954年7月22日出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好文推荐 斌娃 发表于 2024-10-23 14:38
好文推荐
谢谢老师的鼓励。 太好了 {:mocs_33:} 真实即虚 发表于 2024-10-23 15:26
太好了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桥联 秦声悠扬 发表于 2024-10-23 21:22
桥联
谢谢老师留墨鼓励。 赞! 田于兰 发表于 2024-10-24 01:56
赞!
谢谢老师的鼓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