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霜降的诗意与生活
本帖最后由 高五幸 于 2024-10-22 13:18 编辑高五幸:霜降的诗意与生活
日月不催季自换,霜降节气悄然至。农历二十四节气轮回,是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霜降传递着一个信号。“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此时灞桥的山川塬坡景色,神斧天功,以独有的风姿而披上了新妆。
瞧那田野里,霜打了的红苕叶叶虽然变成了蔫蔫,而红苕变得更香、更甜面。这是秋收的时刻,农民们忙碌又欣喜地收获着萝卜、白菜、雪里红,开始冬藏。柿子如同串串的红灯笼一般压弯了枝头,可以采摘一饱口福了;石榴也在这个时节成熟,饱满而诱人,馋涎欲滴。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公园、道路边,像是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枫叶红似火,银杏叶如金,与那依旧翠绿的松柏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金秋景图。秋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随风而落,似是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秋之乐章。“满城尽是黄金甲,一日看尽长安花”。菊花卓然以它的艳丽,绽放着醉人的芳香,姹紫嫣红,光彩照人。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仿佛是在为这秋景收官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和成熟之韵。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灞河的水面在秋意的笼罩下,也亮出别有一番景致。潺潺流水,波光粼粼,那平静的江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景色,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偶尔有白鹭、鱼鹰飞来,跃上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河边的树木、高楼大厦倒映在水镜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曳,亦真亦幻,让人陶醉其中,浮想联翩,乐不思蜀。
霜降至,天变冷,呵气即成霜,人们开始更换御寒的衣裳,以应对渐渐变冷的气候。而在这寒冷将至的时候,喝姜汤、红糖水成了一种温暖身心的方式。放姜糖不仅能为菜肴增添风味,更是天冷时御寒的好帮手。霜降的这个时节,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有收获的喜悦,有对寒冷的应对,还有街头那久违了的刚出笼包子飘逸四散的蒸气,再现无处不在的人间烟火味。霜降承载着农民们的辛勤与期待,也展现着季节交替时独特的魅力。
到了霜降,秋尽冬始,也到了安排越冬保暖工作、准备供暖材料和检查供暖气措施的时候了,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有备而无患。有道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各物业管理单位要把社区居民群众冷暖问题放在心上,适时对接电力、天然气等行业,将群众的取暖事项落实到位落地,好让居民安全越冬。
秋暮露成霜,云卷寒风降。霜降,霜降,树叶变黄,人添衣裳;时令节气,昼短夜长,天再没了暴雨疯狂,而街头多了靠住南墙晒太阳的老人。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农民不违农时,抓紧时间秋收冬藏,他们是土地的耕耘者,也是“衣食父母",在田野上渔舟晚唱,慷慨激昂,满怀着憧憬和希望,迎雪傲霜,迎接新的一年的美好春光。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1954年7月22日出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摄影:赵小利
柿子更甜了,红芋更面了 冀亮 发表于 2024-10-22 13:59
柿子更甜了,红芋更面了
谢谢老师的首评/ 有才华就是不一样,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4-10-22 15:58
有才华就是不一样,
活到老学到老。谢谢老师。 看看 飘摇365 发表于 2024-10-22 17:14
看看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美文! 诗和远方 好 苏之前 发表于 2024-10-22 18:20
美文!
谢谢老师的鼓励。 辣椒红红 发表于 2024-10-22 18:27
诗和远方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老当益壮 好一个“满城尽是黄金甲,……”! 冀亮 发表于 2024-10-22 13:59
柿子更甜了,红芋更面了
确实如此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