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在城市规划上有哪些败笔?
西安在城市规划上有哪些败笔?就这,有啥规划?
示意图,将就看,
看到这张图大家心中肯定都有自己的思考了吧。
西安的中心区都是“老破小”,这种区域的最大特点就是难以穿行。
而最要命的是高新附近没有多少住宅区,老厂子和80年代存留的区域不是上班族能够去的地方。中间部分的陕北区、景区、富人区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染指的,容纳的人数也很有限。
一千多万的人口,城市道路配置是什么样子呢?
二环,最宽的地方只有双向六车道,有的地方只有双向四车道,出口多的数不清,开车40脉是极限。
三环,已经算是城际线了,好多大车不说,路况真的一般。除了大量无法躲的井盖以外还有无数个出入口,60脉的速度都是奢望。
唯一的高新区,主要上班族聚集区交通状况怎么样呢?
高新北到开远门桥堵到你怀疑人生。
高新上北二环只有一个顺路的口子,没有三十分钟上不去。
绕城高速,凑合吧,100能跑,路面该修了。
高新区的选址失败直接导致了西安城区的规划不怎么高级。
作为一个常年享受政策的区域,可以预测未来是有多少企业在那里扎根的,自然要考虑人口的流动和区域的带动。
高新区以北到城墙东西中轴线区域本来就是传统国企的所在地,什么西电、什么印钞厂、什么军工…
西边是咸阳,早早就有了城西客运站,这一块本身就不缺乏活力,西安-咸阳迟早会连城一片。
需要塞进去一个高新区在附近?
高新区的选址直接注定了它要堵死啊!!!
如果你有一个四四方方的主城,你的其他建筑应怎么建才能漂亮?合理?
东西南北四面建设吗?
错,主城的道路受城墙限制,车道不可能开的太宽。
主城的东西、南北轴线不能作为新城的两个核心轴线!
如果你玩过游戏或者看过玄幻小说或者了解中国文化应该知道,原来的老城应该作为宗庙一样的东西放在新城的一端。
其实西安原来的设计应该就是这样的,从火车站的地址就可以看出来。原打算老城在北,向南发展。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歌里唱的就是这个布局--城墙北门就是西安站。
火车站一旦选址就很难向火车站远离城市的一侧发展,跨铁路线是个麻烦又昂贵的工程。
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发展着发现地方太小就开始向北边发展,但是北边发展依然很慢,直到西安北站的选址,直接表明了政府要向老火车站的北侧发展的态度。
另一种方案就是让原来的老城作为新城的中心,也就是现代的布局,但是可以看后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长远就规划过的。
西安看上去有一条贯穿东西、南北的轴线,但是这两条轴线的交通能力实在堪忧,而且,作为旅游城市,穿过古城的轴线一定是人流量集中的地方,注定不能成为交通要道。
无数的路口,无数的出入口,无数的红绿灯,无数的车道变换,无数躲开古建筑和文物的小弯,巨量的行人…
还有浐灞。明明没有什么人口非要花大价钱建设,现在砂之船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
西安的规划部门不明白一个事情,新进程的人对他到达的地方附近有莫名的好感。
你想想,城西到咸阳中间这一段,是不是宝鸡人、杨凌人、咸阳人居多?
长庆油田为什么选址在北边,你想想,从西安到长庆公路怎么走最近?
陕北人虽然分布较广,是不是中小企业都集中在北边?
北边还有什么?铜川到西安的高速口。
南边有长安县,人口众多,而且距离不远。
而东边呢,蓝田,临潼,再往东呢,进了秦岭了。东边的活力不足是明显的,
现在有一条从高新向东的快速干道,还不够长,应该直接能到西南角,通二环和三环,而且中间不在曲江和景区开口。远途走快速干道,近途走下道。
北二环应该有一条快速干道,直接通高新,到高新西边,向东多开几个口。形成下班人都往人口稀疏的方向走上干道的布局。
问题是很多 南边建设的很好 老怨妇 详解一下长庆油田区 明天到国务院报到, 东边进秦岭了 你在搞笑吗。。那南边的是啥 二环 看看天府大道的中轴线再回头看西安过去20年的发展真是如我当年说的,付不起的阿斗,没有形成新的核心区,郊区县经济原地踏步,整个城市摊大饼,1000多万人口,500万汽车拥有量的城市居然都没东西南北的快速通道 前瞻性眼光不行 没有规划,哪来败笔? 有一些还是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