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晋汾渭平原是新三线建设的三大主场之一
陕晋汾渭平原是新三线建设的三大主场之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新三线建设已经注定!
然而,新三线该建在哪,怎么建,无疑是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老百姓有话说:
首先要明白新三线建设的目的
不论是老三线建设还是新三线建设,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安全。
毕竟,把全部产业部署在沿海地区,太容易被敌对势力一波带走。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五常核大国,没有人会吃了熊心豹子胆直接攻击我们,这话也许是对的,但即使不直接攻击,也不能排除几个航母战斗群在附近转悠威慑,再把海上航线一干扰,企业也基本被废了。
因此,转移产业到更安全的内地,无疑是最稳妥的。
其次,要完全参考老三线建设进深山吗?
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且既没必要也不现实!
当年的老三线建设,是基于早打大打核战争而来的,当年我们既要防止北方苏联百万钢铁洪流南下,又要防止东南美国西方势力威胁,这二者对于当时的中国都是威胁,所以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将大量产业布置在最安全的崇山峻岭之间,以求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的我们,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二军事强国,完全没有当时极度危险的局面,新三线建设也就没必要那么极端。
同时,现代企业的特征,也决定了不可能复刻老三线。
如今的世界产业,以高科技产业为绝对龙头,我们需要转移的也一定是这些高科技、高基数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和生存,高度依赖国际级技术、发达的交通和充足的人才供给,这些都不是崇山峻岭所能赋予的。
实际上,即使是老三线建设,可以持续发展的今日的,也都具有现代企业特征,包括靠近大城市、交通枢纽、充足的高校毕业生。如成飞、陕飞、二汽莫不如此。
那么,新三线建设应该建在哪?
第一、安全性,参考老三线,远离沿海延边,扎根中国腹地,将域外敌对威胁鞭长莫及,把国际势力的威胁降到最低。
也许有人会说,现代武器攻击距离云云,毕竟我们是拥核大国,估计蓝星上还没有哪个过哦家敢于直接攻击中国腹地吧!
第二、城市性,即使迁移至内地,依然要注意到现代企业的特性,现代交通的效率和人才的供给是必要条件,否则迁移即意味着淘汰。
因此,新三线建设应布局内地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及其卫星城,这样交通、物流、技术、人才都能满足,产能也可以快速转化为全球消费。
第三、对老三线建设的利用,某些特殊产业,比如国防工业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的非市场化特性,完全可以利用老三线建设成果,以保证安全为全部目标,进入崇山峻岭,让现代武器也无迹可寻,且快速低成本,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新三线建设的主场也就呼之欲出了:
陕晋汾渭平原——
工业基础雄厚,陕西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山西的重工业和能源化工。
科技教育资源,西安是国内高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太原大学也有一些,可以提供充足人才。
安全且便捷,陕晋地区的崇山峻岭是抵挡外敌的不二选择,同时又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连接西北、华北、华中的重要枢纽。
川渝成都平原——
强大的经济基础,四川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具备良好的产业承接能力。
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枢纽,交通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不是沿海却拥有近乎沿海的航运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众多知名高校,人才资源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云贵西南省份——
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云南等省份与东盟国家接壤或相邻,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在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资源丰富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矿、水电、有色金属、生物资源等,为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贵州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对于发展大数据等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劳动力成本较低,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关中平原不更合适 金三角 新三线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应首当其冲,当仁不让! 看看 阅 yyqg 可以 可以 工行在高陵投资近百亿建设备份中心,应该就是新三线建设了。 陕西无陕州,三秦无秦州。秦人的头和尾都被外省攥住了 新三线主要是为了搞基建拉经济吧 经济,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 主场 那估计还是 西安 宝鸡重点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