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4-10-2 21:25:38

古风一首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5-1-25 02:13 编辑

   《古风·张秉勤印象》
                   姚佐峰

文心秀腹蛰未花,一朝绽放人惊讶。
开口圣贤古今事,落笔华章胜品茶。
水电行业居翘楚,文明线由他规划。
跨界多能人中杰,鸿雁爪泥皆佳话。

    甲辰年 荷月

这首诗是姚佐峰先生对张秉勤的评价之作。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张秉勤有着深厚的学识却尚未完全展露,一旦绽放便会令人惊讶。
第二句则突出其学识渊博,开口能谈圣贤古今之事。他的文笔优美,文章如品茶般令人陶醉。从他的《灵沼颂》、《灵台颂》和《中华颂》三首颂词;《伟大的灵沼——农耕文明发祥地初探》、《再探农耕文明发祥地》、《后稷≠农官=校长》、《人类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大禹治丰考》、《张秉勤和他的中华文明线》和《改变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圣地灵沼》等多篇论文,就足见他在文学、历史方面的造诣。
第三句提到他在水电行业处于翘楚地位,是行业专家。长安县石砭峪坝后电站因为修建高压输水洞时,高压隧洞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迫使高压弧形闸门前移,造成规划中的坝后电站厂房和升压站没有布置场地,仅有 不足 4 米宽的施工便道,水库建成 后, 近 30 年都没有修建坝后水电站。 经陕西省水利厅组织陕西省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市水电勘察设计院共同研究,均表示束手无策,最后决定放弃坝后电站修建。长安水利局高云亭局长和屈平美副局长不甘让水白白流淌不能发挥效益,高局长说了一句“天外有天,省院说不行咱招商引资,让别人去修”。经县领导研究后,纳入了当年招商引资计划,签约仪式上记得王作兆副县长在场告诉他们乙方的张德林经理,好好干,一定要搞成功。张秉勤作为投资人这才介入,他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尽自己平生所学,独自完成了坝后电站的投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职工培训工作。电站安全运行二十多年,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受到一致好评,他凭一己之力,完成了省院市院认为不能修建的水电站工程,也奠定了他在水电行业的地位。可惜 在 2020 年底水电站被拆除了,自此失业至今。还用他的话来说,这是老天的安排,拆除了水电站,让他心无旁骛,专心研究历史文化,才有了由他定位 中华文明线的成果。他希望以后政府纠错重建水电站时,他表示将会把水电站设计成更加现代化的全自动无人模式。他也是 51 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相信政府绝不会让水力资源不发电白白流失的,政府一定会纠错的。
他凭借中国考古一百年来的成果作为支撑,根据他对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的扎实基础,定位了北纬 34°+为中华文明线的事实,这个气候带,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不衰的重要气候因素。他定位的中华文明线受到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高度重视,双方商定合作研究中华文明线的经济定位,以此为依据,寻求共性,用于指导世界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
最后一句强调他跨界多能,是杰出之人。他一生自学成才,按他的说法,大学是在灵沼公社机械厂工作那八年读的。无论是老三届毕业回家当农民,还是亦工亦农在灵沼机械厂上班当技术员,还是在长安县五金交电公司带学徒修电视机,还是改开以后自己开公司生产电气设备,还是远赴青藏高原支援当地水电建设,在青海黄南州水电公司当调度室主任,技术科科长,还是调往同仁县硅铁厂当生产厂长,还是调往格尔木供电局任总工程师,或是下海回陕建设水电站、还是拆了电站失业以后搞周文化研究,都能不负所托,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即使如鸿雁留下爪泥般的小事也都成为佳话(诗中成语“鸿雁爪泥”出自苏轼诗句)。

姚佐峰先生文笔独到,这首诗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张秉勤的才华、成就和人格魅力,描绘准确,遣词造句直白易懂,有事实,有典故,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END】

卢飞虎
2024.10.01.

(注: 1991 年,青海省水利厅发文,从黄南州水电公司调生产科韩文海科长、技术科张秉勤科长、办公室彭宪华主任,分别担任格尔木供电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和办公室主任)

有朋友来电话问,为什么在坝后不能另外炸出一片空地布置水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省院市院专家如云,怎么会轻言放弃呢?因为他们是专家,比咱懂的多,说放弃修建坝后电站也是明智之举。石砭峪水库当年是政府举全县之力修建的,总库容 2800 万方, 属于中型水库。坝后电站布置在河道左岸,和高压隧洞都集中在一起,由于水库大坝左肩依靠左岸山体支撑,不可能允许炸山。即使允许炸山整出一块平地,山高坡陡,工程量太大,将会使工程造价成几倍增加,建成水电站后,将永远无法收回投资成本,这便是放弃修建坝后电站的主要原因。
那张秉勤又是怎么办到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用当年长安县水利局何崇让总工程师在电站验收会议上的一句话来形容:该电站依山就势,小巧玲珑,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在占地80 平方米的面积布置了装机容量 2400kw (800kw+1600kw)的水轮发电机组,堪称奇迹。张秉勤自己说,既然 30 年没有修建坝后电站,关键是没有场地布置厂房和升压站的场地,那就先从设计方案上考虑,最佳设计方案需要多大的场地能满足布置厂房和升压站的场地要求?大家都看过文章知道他都从事过哪些职业了,他当过地区供电局的调度主任,熟悉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潮流分布、短路短路计算都十分熟悉。自己开过工厂,生产过高低压配电设备。对于没有场地布置升压站,那就不要升压站了,他采用了直馈并网的方式,即定购 10kv 的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直接并入供电局 10kv 线路末端上网,这样就省去了升压变压器和开关及保护设备投资,而且还能节约 3200kva 升压变压器每年的空载损耗和设备维护费用,也不需要场地了;两台水轮发电机组的占地面积最大需要多大?通过详细计算,把液压调速器改为电动调速器可以节约三分之一占地面积,这样就可以在 8×10 米的占地面积布置两台水轮发动机组了。
既然水轮发电机组有 80 平方米能够布置了,那就看看能不能有这点空地?文中说过当时只有修水库留下的不足 4 米的施工道路,按水轮机安装高程计算,需要从路面向下开挖六米才能满足机组的安装高程需求,从路面向下 6 米后坡脚基岩正好 8.5 米,满足了厂房安装机组的面积要求,当然这也都是设计前测量以后决定的,不是凑巧,也不是边捏佛边烧香,是胸有成竹。

斯纳维 发表于 2024-10-2 22:11:40

文人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024-10-2 22:48:19

写得好

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4-10-2 23:17:37

他山之石 发表于 2024-10-2 22:48
写得好

{:mocs_50:}{:mocs_50:}

中国灵沼 发表于 2024-10-2 23:18:04

斯纳维 发表于 2024-10-2 22:11
文人

{:mocs_50:}{:mocs_50:}

蔚蓝1990 发表于 2024-10-3 00:13:05

人才辈出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4-10-3 08:09:50

出口成章,才华横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风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