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丨西安网评:中秋节也是文化节
中秋节是劳动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很浪漫,也很有文化味儿,又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等。中秋节不仅恰逢月圆,也是瓜果成熟的季节。中秋节的空气中,飘着瓜果的香味,飘着月饼的香味,也飘着文化的香味。劳动人民表达丰收的喜悦,不仅仅是喝酒、吃团圆饭,更有挂灯笼,猜灯谜,品诗作画,吃月饼,祭月神,情人会等文化活动。于是,有人这样说,中秋节也是文化节。中秋文化,就这样在每一个中秋节上演着,传承着,更新着。
祭拜月神,是中秋节的重头戏。八月十五这晚,一些家庭都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由当家主妇将团圆月饼切开,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大家还会趁着酒兴,吟诗作画,虽然写不出《明月几时有》那样的词句,也一定是诗兴大开。
今夜,我们看着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看过的明月,也会心潮澎湃。今人庆祝丰收,可能是大诗人不曾想到的,今天的灯笼,比一千多年前更漂亮,更时尚,更有文化味。中秋节挂灯笼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理由相信,自劳动人民“发明”了中秋节,这挂灯笼的习俗,便一直与节日同行。在劳动人民眼里,挂灯笼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是象征着幸福团圆。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中秋也要玩灯。现在的中秋,也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儿童可以在家玩灯,也可以去灯会,猜谜现场。
品诗作画,原本是一项高雅的艺术。让李白想不到的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劳动人民不再是劳动的工具,他们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艺术欣赏能力,为表达喜悦的心情,他们在丰收之际,也会拿起纸和笔,写诗作画,让自己的心情和作品走上“村光大道”。今天人们种地,已不再是过去的老牛、锄头和镰刀,而是高科技、无人机。此时的李白,就是醉意大醒,或许也弄不清楚今夕是何年。
中秋节几乎每一项活动,都是文化活动,都散发着文化的气味。今天的农民就是这样潮,今天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满足了衣食住行之后,劳动人民对于文化的追求、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这也是中秋节文化气息越来越浓的一个原因,文化让中秋节从远古走来,也让中秋节在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基础上“充足了电”后,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
文化是中秋节的精华、中秋节的血脉、中秋节的脊梁。中秋节是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过上小康生活,吃饱吃好不再是渴望,享受文化愉悦,活跃文化生活,是一种新追求。口袋富有之后,文化和精神也富有,才是李白心中的何似在人间。
唐剑锋
编辑:刘伟
【来源:西安网】
可以 中秋节快乐 文化节 活跃文化生活 中秋佳节 可以 中秋文化,就这样在每一个中秋节上演着,传承着,更新着。 说的好!我会持续关注你的作品 好呀 只是今年调休,路远了就过不了中秋团圆了。 好呀 传统文化 {:mocs_33:} 节日快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