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集中整治见行见效 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医疗、教育、住房……这些民生问题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有力纠风治乱,认真回应群众呼声和期待,通过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家庭病床服务让群众更有“医靠”
“家庭病床服务真的很暖心,老人行动不便,社区医生上门服务,不仅告诉我很多健康知识以便日常护理老人,还可以医保报销。”居住在未央区大明宫街道辖区74岁程阿姨的家属对未央区“家庭病床服务”赞不绝口。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未央区纪委监委聚焦失能、半失能及长期卧床老人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的民生痛点,督促区卫健局深化拓展家庭病床服务,把病床“建”在家里,让患者在家“住院”,由医护人员提供上门诊疗服务,既方便患者治疗,又方便亲属照料,既减轻家庭负担、节约交通食宿成本,又有效缓解医院床位紧张难题,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住院服务、医保报销。
针对辖区人口基数大、患者底数掌握难、摸排工作推进慢的实际困难,区纪委监委积极搭建平台,督促协调民政、社会治理、街道等部门全力配合,发动全区各小区工作站、网格员和楼栋长开展逐户走访、政策宣传,广泛摸排目标人群,精准查找需求患者。区卫健局统筹全区各级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以街道辖区为单元,由10个公立卫生服务中心调配医护资源,按照“病情适宜、就近便利”的原则,加快推进评估建床工作。同时,通过与医联体单位建立“卫星医院”合作机制,推动三级医院专家、技术、设备“三下沉”,畅通双向转诊、专家巡诊、远程会诊通道,为家庭病床服务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床1879张,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家庭病床服务为患者人均节省住院费1500元以上,使行动不便患者看病更有“医靠”。
“小切口”监督守护学生“盘中餐”
临潼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小切口”、推动行业“大治理”,强化与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全面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力保障学生吃到“放心餐”“营养餐”“安全餐”。
区纪委监委深入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各中小学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压实整治责任,督促各行业职能部门及中小学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任务、夯实整改责任,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落实。同时,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和纪委办案能手,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信息共享、问题会商、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全覆盖监督检查全区126所中小学校、8所高中及4家供餐企业,对问题较为突出的部分学校现场约谈提醒负责人。累计向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发送《问题反馈单》2份,发现并推动整改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方面存在问题319个,排查隐患30余处。
此外,紧盯管理和制度机制中存在的漏洞,通过监督检查梳理总结出共性问题7类,制发《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有关问题的纪律检查建议》,督促完善“三重一大”议事流程、建立健全统一食材价格监管、食品供应链管理流程、食品安全责任制等制度机制,推行家委会监督制度,及时堵塞监管漏洞,确保制度具体化、可操作,成为“硬约束”。
破解办证难题让群众“安居”又“安心”
临潼区绿园小区二期项目始建于2011年,由于权属不明、证件不全等遗留问题,该项目一直没有办理不动产登记,成为业主们的“窝心病”。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临潼区将“不动产‘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确定为整治重点,区委、区政府同向发力,区纪委监委密集调度,行业部门积极作为,高效解决了绿园小区二期项目“办证难”问题。
临潼区坚持上下合力强力推动,成立“处遗”专班,将绿园小区二期项目研究纳入“处遗”清单。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会同分管副区长,召集相关单位“一把手”召开推进会,“面对面”听取“处遗”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研究问题、强化措施、传导压力。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多轮次深入行业部门、项目一线,实地摸情况、督进度,精准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此外,区纪委监委精准监督疏堵点,针对近年来群众集中反映的不动产转移登记前置手续化解缓慢问题,逐项剖析原因,通过“室组”联动监督、“点对点”交办督办等方式,精准打通前置环节衔接不畅、部门认定意见不统一、欠缴税费清算追缴困难等“中梗阻”问题,督促化解问题35个,完成办理转移登记项目6个,打通办证处遗“最后一公里”。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文艳
看看 看看 多办实事,服务群众 实惠 可以 他们应该的 楼主带我装逼带我飞 好的 不错 破解办证难题让群众“安居”又“安心” 好的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好 实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