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拔野菜的记忆【严建设日记】 2024年09月02日 Monday 1964年暑假的一个清晨
童年拔野菜的记忆【严建设日记】
2024年09月02日 Monday
1964年暑假的一个清晨,我听到巷子里有个家伙煞有其事神秘的说,他说革命公园后边有段墙,墙上有个豁口,可以翻墙进去,没人管,不用买3分钱的门票,谁哄人仄他妈。我听了后非常高兴,然后立即就独自一个人走新城广场皇城东路,到了革命公园。想去占个便宜。那一年我8岁了。
当年的公园都是土夯墙。当年皇城东路非常荒凉。树草丛生,到处是臭艾。路是羊肠小道,七上八下,曲里拐弯的有些垃圾堆。徒步还成,骑自行车的人就难了,绝大部分得推过去。路西边还有个战争时期废弃的水泥碉堡。
到了革命公园,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那个豁口,进不去就没办法,就只得到对面敞开大门的市体育场去玩。那些年我脚上穿着草鞋。是母亲亲自打的。在条凳上钉3颗铁钉,把垫瓷器的稻草掺上布条。新鞋也不是很扎脚。
市体育场热烘烘的也没人。我走到体育场足球场的后边,小心翼翼躲过那些开着小黄花的蒺藜。在一个墙根底下,竟然意外看到一大片茂密的灰灰条,有半人高,绿英英的叶片芯里泛着淡红色,叶片上好像一层极薄的白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可能因为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我高兴坏了,立即动手在那里疯狂采摘。在那个困难年代能遇到这么大片的野菜真不容易。采了一大堆,还有两支肥嫩的马齿苋。我们叫做蚂蚱菜。
忽然想起来自己没带书包,没办法,就把自己穿的海魂衫脱下来,把那些灰灰条包起来抱回家去了。当年的灰灰条用水焯一下,拌点佐料当菜吃,是非常好吃的。佐料不过是酱油、醋、盐。根本想不到用芝麻酱、香油、芥末、蒜泥,辣椒油、白糖。而这些佐料家里一概全无。姐姐说,若是把灰灰条晒蔫,再下锅水焯嚼劲更好。当年姐姐烧菜是典型的油少盐多,没办法。家里四个小伙子如狼似虎吃货多。
当年我们家非常穷,父亲每天给姐姐一毛钱菜金,让去买一点处理菜,我们收拾着吃。像今天今天超市货架上摆放的莲菜、菜花、韭苔、韭黄、茼蒿等等当年算是细菜,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到也见不到。每年的五一节就排队买蒜薹,一年之中仅仅吃到那么一次。国庆节排队买莲菜,一年之中也仅仅吃到那么一次。当年反季节蔬菜倒也有,我们见不到。
到了冬季,文昌门外的城墙根会被铁丝网封起来,有持枪民兵警惕把守,守护着帆布大帐篷,帐篷外挂着大牌子是干部冬存菜。里面细菜应有尽有。1975年冬季我俩哥们趁下大雪的半夜,用粗麻绳缒城而下躲开民兵,顺了3筐小西红柿,在春节前夕是非常稀罕,也是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到的东西。然后赠我了一筐。他俩名叫徐松涛、李海滨。
今天没事儿可干。我和老伴带了姐姐老两口儿和弟弟跑了趟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途中买了馒头、冬枣、阳光玫瑰、橘子。姐姐带来一大盒切好的哈密瓜。馒头是预备喂野鸭子的。
公园里人很少,北门封闭了,绕道西门。虽然到了秋季,但是气温还是很高,不过公园里不停的刮着风,带来了丝丝凉爽,公园里的荷花基本上开败了,没啥了,柿子硕果累累。我们兜了一大圈儿去找传说中的彼岸花,找了一大圈,结果也没找到,只得失望的回来了,据保安说在西北角的稼穑园。那些雁鹅鸭子,见有人来就驯熟的赶过来讨吃。
然后老妻在老外滩团了个餐,156元。5个人吃饱了。清蒸大黄鱼、熏鱼、茄子炒豆角、鸡毛菜、小炒黄牛肉、酸辣笋丝汤都做得不赖。还送了一窝绿豆汤、一碟冰冻的圣女果。每次剩下的居然都是狮子头。
美好回忆 记录下美好的时光。 老哥,记忆惊人。特权时时处处体现。 回忆 记忆力超人 不错 很好 加油 漂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