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营医院旗帜——国际医学,能否趟过至暗时刻?
1993年成功上市、作为西北首家上市公司的国际医学,近年来,国际医学年一直风波不断、起起落落。
剔除非经营因素影响后,2024年一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是负的8984万元,同比23年负的1.03亿元。
今年一季度减亏13.05%,环比23年四季度负的1.49亿元,减亏39.87%,成为2019年以来扣非亏损幅度最小的季度。
数据将国际医学的处境暴露于公众面前,今年亏损确实收窄了,但也仍在亏损。
在经历停诊风波,变卖医院等事件之后,一直求生欲满满的民营企业旗帜国际医学,能否迎来柳暗花明?
从“药神”到百货零售,再到民营医院
关于国际医学的发展史,最早可能要追溯到上世纪的90年代。
那时候,国民的认知程度普遍还不高,大家都迷信保健药,许多人靠着保健药大赚了一笔,而国际医的创始人刘建申也是其中之一。
刘建申出生于陕西,籍贯河南开封,博士研究生学历。荣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执委、陕西省工商联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常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项社会职务。
1994年,时年38岁的“神医”刘建申,靠着曾经救治慈禧太后的名头,成立了“一枝刘”保健品品牌,仅凭一条外形类似于红肚兜的“寿世健身袋”,成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同年9月,刘建申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刘东方神系列医药品、保健品、食品先后获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全国优质保健品奖、中国首届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首届全国消客品信誉度调查活动中成药类第一名等。
“可以说,他是陕西商界少有的奇才。”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评价说,他与刘建申认识多年,对其的商业才能赞誉有加。
老员工讲:那时的刘建申,酷爱运动装,每天早早在公司西门栅栏处恭候员工,以至很少有人迟到。他黝黑健壮的体魄,深邃明亮的眼神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
随着大家认知的不断提高,保健药开始“式微”。但这并不影响刘建申在资本市场上继续塑造“传奇”。
之后的他,建立西安高新医院、“掌舵”陕解放、后又将西安高新医院注入上市公司、出售开元百货资产、同时筹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在成立之初,西安高新医院也只是一家十分普通的民营医院,但在刘老板的“腾挪”之下,这家医院快速成长为了如今的民营医院龙头。
2002年,刘建申通过资本“腾挪”,成功拿下了拥有超过40年历史的“陕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陕解放A。
此时,西安的零售业正蒸蒸日上,所以,虽然拿下了上市公司,但刘建申却并未着急的将西安高新医院装入到陕解放A中,而是继续让陕解放A经营着原本的零售百货业务。
后来,随着零售百货行业逐渐衰落,作为背后控制人的刘建申终于开始动手。
2011年,刘建申将已经步入正轨的西安高新医院装入上市公司。
2012年,刘建申先后成立西安圣安、圣心两家医疗公司。
2014年,刘建申又斥资2.7亿元入股北京汉氏联合,进军干细胞产业。
2015年4月,还与阿里云、东华软件合资筹备互联网医院;同年5月,与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筹建商洛国际医学中心。
时间来到2018年,刘建申将零售百货业务以3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银泰百货,这也意味着曾经的陕解放A已经不复存在,完全转变成了一家民营医药企业。
在医疗保健服务这一领域算是“新手”的国际医学,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一样,充满希望的走向未来。
停诊风波后,变卖医院“续命”
如果没有疫情期间的那场事故,国际医学的今日会不会有所不同。
在此之前,刘建申的每一个决策都堪称完美。
疫情期间,西安高新医院发生孕产妇流产事件;1月5日,经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调查,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1月13日,西安市卫健委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出“即日起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的处理意见。
因陷“拒诊”风波,ST国医旗下两家大型医院被勒令停业整顿,公司也因此被ST。
标注成ST,俗称戴帽,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风险警示。
据悉,摘牌的三个月期间,国际医学市值蒸发了313亿。
恢复营业后,由于负债累累,国际医学又卖掉了旗下商洛医院99%股权。
《额滴神》了解到,国际医学旗下一共有三所大型三甲医院,也是该公司的主要资产,分别是:商洛医院、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商洛医学中心于2021年3月开诊,一年后即宣告转让。
国际医学公告的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商洛医院实现营收1.26亿元,利润总额亏损1.2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24亿元。截止2021年末,商洛医院总资产18.35亿元,负债总额15.1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77%。
也就是说,商洛方面为接盘这家医院而承担的全部财务负担或将超过15亿。
当地政协相关界别工作室将此次接盘视为“救活一家企业、盘活一处资源”,亦称“促进一方发展”。
一位国际医学的员工告诉《额滴神》,国医此举属于弃车保帅,“实在是太缺钱了,其他两家医院又处于停业状态,太需要现金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卖掉商洛医院也是上市公司盘活资产,解决流动性没办法的办法。
全力自救
一般而言,民营综合医院都具有前期投入大、产能爬坡周期较长的特征,前期大量亏损在所难免。
2023年,国际医学度营业收入突破40亿大关。
2024年一季度,国际医学营业收入同比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达到了11.73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的10.59亿元,增长了10.75%。
与2023年第四季度的12.74亿元相比,环比小幅下降了7.95%。
2024年一季度,国际医学归母净利润负的1.05亿元,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负的7474万元相比,降低了40%,于2023年四季度负的1.46亿相比,亏损幅度收窄28.16%。
2024年一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是负的8984万元,同比23年负的1.03亿元。
今年一季度减亏13.05%,环比23年四季度负的1.49亿元,减亏39.87%,成为2019年以来扣非亏损幅度最小的季度。
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一季度,国际医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2.19亿元,资金周转情况稳健良好,经过公司的持续努力,其他经营指标也呈现稳健向好的趋势,今年一季度管理费用率下降至12.27%,财务费用率同样降低至3.71%,降本增效效果凸显。
与此同时,国际医学旗下作为赚钱的高新医院和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从分院区的情况分析,2023年高新医院营收14.85亿元,同比增长50.53%,实现净利润6969万元,同比增长21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际医学仍处在一个努力攀升和向好的阶段,意在实现业务模式的最优化,从而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途径。
作为上市公司,数据很重要,直接影响市值和股票价格。
曾有媒体质疑,“国际医学两年亏12亿市值居然反虚增至400亿”。
为了自证清白,国际医学一直以来都求生欲满满,几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节流,盈利。
据国际医学的工作人员称:工资都是按时发放的,没有拖欠。医院内部把科室都承包出去了,现在科室的水电也开始独立核算了。
从目前来看,国际医学还很难说迎来“柳暗花明”,摊子大了,其面对的考验更加复杂多变。
把时间拉回2021年5月19日。西安高新区举办的一场活动上,刘建申意气风发。彼时通稿透露,他正带领集团,全力推进陕西省最大民生项目——西安国际医学城建设。那时就连城市的发展主题,也是“大西安”。
3年过去,当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悄变为“勒紧裤腰带”,这座“一带一路”国际医疗中心的大半地块,仍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当多少市场弄潮儿的宏梦,已经折戟风沙中,如国际医学这般风中挺立的企业,更令人感佩。
期望其能逆流而上,绽放乾坤大挪移般的智慧与机运吧。
好的企业越来越稀缺了,应让它们活下去、活得好,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生命之桥”。
文章转载:额滴神
原来国际医学中心是一枝刘啊 好 原来最早起家是“一枝刘”啊。
想起了 来教授的 五零五神功元气带:lol 赶快倒闭,可不想看到“亿元资产科主任” 据国际医学的工作人员称:工资都是按时发放的,没有拖欠。医院内部把科室都承包出去了,现在科室的水电也开始独立核算了。 三寶雙喜,一支劉,505,海星,東盛
令人唏噓,現在就剩一支劉還在 祝愿 {:mocs_48:} 大为 发表于 2024-8-7 14:17
据国际医学的工作人员称:工资都是按时发放的,没有拖欠。医院内部把科室都承包出去了,现在科室的水电也开 ...
这样也好 狼啸天下 发表于 2024-8-7 19:08
祝愿
祝愿能挺过去 都是生意,吸人血的地方 放心吧,民企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没钱就会减少拨款,当年多少国企倒闭? 国际医学,说实在的医院服务好,收费略高,诊疗团队也很有实力。期望他越来越好,服务大众健康。 入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