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于细微处见服务——西安浐灞国际港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侧记
高五幸:于细微处见服务——西安浐灞国际港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侧记7月2日至12日,我因血糖高在新筑卫生服务中心度过了11天的治疗时光。这段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医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比较专业的医疗服务。
接诊我的医生是刘金龙,年龄不大,身材胖乎乎的,但他的细心和认真,却让我印象深刻。小刘详细询问我的病情,耐心解答我的疑惑,用温和的语气安抚我紧张的情绪。在他的开导下,我积极配合治疗,心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护士们同样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王婷、常雪艳、张佳等白衣天使们,她们不仅技术娴熟,而且服务周到。无论是打针、输液,还是日常的护理、理疗,她们都细心周到,无微不至,让我感受到了如家庭般的温度。
赵龙斌、张向荣等主任医生更是医院的形象大使。他们的医德高尚,微笑服务,临床经验丰富,对病人不厌其烦,态度和霭,让人感到亲切。看到他们来到病房查看病人的情况,及时解答病人的问题,一张張笑脸,一句句问候,让我感受到医生们的敬业和认真。
除了专业的医疗检查、服务外,医院还非常注重病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医院开辟了为65岁以上的辖区内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的绿色通道,有“黄马甲”志愿者引导,为行动不便、认知不清的老人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让老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医院还为住院病人每晚提供熬制的中药泡脚服务,帮助病人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睡个安稳觉。这些细微有温度的服务,让病人感受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
在住院期间,我还享受到了医院提供的三餐服务。医院的食堂干净卫生,菜品丰富多样,价格实惠。医护人员和病人一同在灶上用餐,让我感受到了医院的人性化管理。
新筑卫生服务中心前身是公社卫生院,后更名为新筑地段医院。我当年在新筑上班时,和医院的李天佑、张振学、汤文善等老人手很熟悉,常打搅,当时的医院仅有“十几号人七八条枪”。而随着开发区的发展,业务范围的扩大,现在的医护服务人员增加到百十号人,真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
经过这次住院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优质和环境设施的改善。也体会到大医院有大医院的优势,小医院也有它的长处和方便。
大医院里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看的是专科。身体有其他毛病需要申请会诊或另挂号就诊。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的是全科医生制,患者如身体检查后发现了其它毛病,便可以及时的同时得到医生有效的治疗。这些细微之处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了小医院病人看病的便利和实恵,也让我对医疗行业改革前景多了一些期许。
新筑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特色是中西医综合。国医馆和住院部同在一层楼,我住院的日子里,看到中医医生的诊室门庭若市,患者排队在等着叫号……
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扬卫生院优良传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居民群众提供医疗优质服务的做法可圈可点,值得一赞。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医院能够向新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心系患者,注重细节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作者介绍
高五幸,西安市灞桥区人。20岁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文集三部。
于细微处见服务。 这才是社会的进步! 其实这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南方发达地区的服务还要好,城市比乡村服务要好一些。 Aren-E 发表于 2024-7-14 17:16
这才是社会的进步!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Aren-E 发表于 2024-7-14 17:17
其实这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南方发达地区的服务还要好,城市比乡村服务要好一些。 ...
谢谢老师的点评鼓励。 不错 很好 加油 点赞! 好长时间不见老师出作了,学习欣赏。 服务群众 不错 三哥lqt 发表于 2024-7-14 23:31
不错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高五幸家乡人写家乡事,好![强][强][强]
王博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