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bera 发表于 2024-7-1 00:09:17

嫦娥六号携带月宫“土特产”成功返回 西安“动力小分队”一路精准助推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回到地球。

从海南的一声轰鸣中,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上30台发动机咆哮着冲破天际,将嫦娥六号送上了奔月征程,到77台发动机长途跋涉接力助推嫦娥六号抵达“月宫”,再到历经重重考验携带“土特产”成功返回地面,每一个动作完成背后,都有西安金牌液体动力的推举。

千锤百炼“金牌动力” 大显身手

不同于地球环境,从月球表面起飞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地面临近发射时发现问题可以临时取消,而月面起飞只有一次机会……尤其是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起飞,更是难上加难、险上加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兰晓辉说道。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上升器推进子系统推力输出稳定,“俯仰有度、动静自如”。

嫦娥六号的月面起飞分为起飞准备、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入射四个阶段,在起飞准备阶段,上升器推进子系统在月面停留等待“挖土”过程中,时刻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孤军深入的探测器“身体”会经历长时间太阳辐射,温度迅速升高。好在早有准备,研制团队精心准备了一系列“锦囊妙计”:针对受温度影响比较脆弱的阀门,团队通过不断技术改进,提高其耐高温性能,有效确保了发动机开关自如,可靠工作。针对燃料贮箱随温度上升而压力升高的风险,设计师为其摸索出一套精准控制压力的“配方”,通过设置好贮箱压力和气瓶压力,既不会由于压力过低影响持续稳定工作,又充分避免了温度升高后贮箱和气瓶可能出现的超压风险。对于3000N轨控发动机和120N姿控发动机,它们在地面已经经过了高温环境适应性改进和合理启动程序设计的“千锤百炼”。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任务中,3000N发动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圆满完成月面上升任务,还是轨道器三次近月制动,使探测器顺利进入目标环月轨道,3000N发动机都大显身手。轨道器需要发动机工作次数多、在轨时间长,因此对发动机比冲性能、工作时间、多次点火能力、环境适应性和工作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主动力,3000N发动机已达到质量更轻、体积更小、性能更高,技术水平国际先进,确保了推进系统工作可靠、控制精准,也成就了嫦娥六号地月往返之旅。

“动力小分队”助推“太空牵手”

从月面起飞后,嫦娥六号上升器便飞到月球轨道上。但仅凭一己之力将月壤样品送回地球,非其力所能及,需要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上演“太空牵手”,完成月壤样品的“收件”工作。

嫦娥六号任务的交会对接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6月6日14时48分,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首次月球逆行轨道交会对接,在这场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太空接力”中,离不开六院研制的轨道器推进子系统为对接过程提供的稳定精确推力,正是有了这支“动力小分队”的助力,这次“太空牵手”才不会“擦肩而过”。

“动力小分队”中的38台姿控发动机一路精准护航,为探测器提供俯仰、偏航、滚动的姿态控制力矩。当月地转移轨道窗口到来时,轨道器150N发动机点火加速飞向地球,为人类首次带回月背“土特产”。 53天里,嫦娥六号经历了从发射成功,到着上组合体落月;从月背“挖土”,到地外天体起飞;从月轨交会对接,到对接组合体分离……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好比接力赛,每一棒都精彩接力。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关颖

城南花已开 发表于 2024-7-1 08:49:16

西安科技

梨树多云云 发表于 2024-7-1 09:08:02

这次带回的月球背面土壤数量不少,期待有什么新的发现

zhangm 发表于 2024-7-1 09:14:46

firstlove 发表于 2024-7-1 10:23:13

可以

zhizhe 发表于 2024-7-1 11:20:08

厉害

雷家老二 发表于 2024-7-1 11:43:17

西安金牌液体动力的推举。

齐乔板 发表于 2024-7-1 12:48:59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上升器推进子系统推力输出稳定

范福利特 发表于 2024-7-1 18:22:38

西安应该多宣传

静辉煌 发表于 2024-7-1 18:26:03

西安动力

哲理理化 发表于 2024-7-1 19:36:39

俯仰有度、动静自如”说的好

静辉煌 发表于 2024-7-1 20:49:53

动力小分队

路波也平 发表于 2024-7-1 20:50:33

金牌动力” 大显身手

恩比德大帝 发表于 2024-7-1 20:50:53

大西安厉害了

路波也平 发表于 2024-7-1 20:54:27

拜倒在楼主的小石榴裙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嫦娥六号携带月宫“土特产”成功返回 西安“动力小分队”一路精准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