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西安,这笔资金将如何缓解老城难题?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更新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占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在西安,城市更新也是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2021年时,西安作为21个城市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承担起先试先行的责任。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在城市更新上发生的变化,花费不小的力气在老旧厂房、建筑的更新打造上,同时也放慢了城中村拆迁的步伐,拆迁的计划、土地的用途越来越有针对性。
日前,财政部网站发布《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 提出从2024年起,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批拟支持15个城市,西安位列其中。
而该评审结果,是对4月底财政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落实: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该则信息的公示,意味着国家层面对于城市更新的支持,来到了实质性推进落地阶段,并且以真金白银的财政补助助力城市更新的推动。
而对于位于西部的西安来说,入选其中,意味着将得到不超过12亿元的定额补助。
西安又会将这些资金,用在哪里呢?
XI'AN城市更新聚焦四大领域针对性解决制约城市发展问题
西安为何会获得不超过12亿的补助?
从补助标准来看,此次中央财政按区域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
这些资金的用途,将城市更新的行动资金支持方向聚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有针对性的解决制约本城市发展的问题,避免面面俱到、“撒胡椒面”。
具体的行动,将围绕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四个方面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提到,首批评选15个示范城市,重点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
已经公示入选的15个城市,大部分为超大特大城市,而所要开展的四个方面的更新行动,亦是超大特大城市的普遍问题所在。
1.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对城市燃气、热力、给排水、电力等城市地下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地下管网整体水平。
解读
地下管线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与城市运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多城市此前的各种地下管网常常是分开建设的,但凡出现老化、破裂、堵塞等问题,就要对马路开膛破肚,反复开挖又严重影响大众出行和生活秩序。因此,对地下管网实施更新改造,进行综合管廊建设至关重要。
西安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已经形成了可参考的建设案例。2020年时,彼时国内最大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涉及西安5个行政区,11个市级开发区以及多个区级开发区,工程施工区域覆盖4000多平方公里,将水、电、气、热、通信等各类市政管线有机综合集约化地铺设在同一条综合管廊内,并进行集中管理。
2.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对污水处理管网按照“厂网一体”的模式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解读
在特大超大城市中,城市承载着更多人口和产业的污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保障城市环境健康的重要问题。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工程,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收集和运输城市污水,还能减少水源污染,维护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西安来说,亦面临着极大的城市污水排放、收集、处理等问题,西安雨污水再生水管网作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内容,亦必须超前布局,特别是对于主城区、老城区来说,西安去年时就提出了推进排水合流管道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并且要求城六区对具备实施雨污分流条件的管道应尽快实施。
3.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对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杆箱、物流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提升城市绿地服务功能,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和绿地开放共享。
解读
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完成程度,与市民生活的便利度、幸福度呈正相关。而此次城市更新所支持的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则将对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绿化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近年来,在西安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知到城市配套的变化,例如在城市绿化上,西安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建设、优化城区绿地布局,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出现在家门口,并配套着相关的运动器材等。并且提出了到2025年底,建成区绿地率力争达到3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0平方米的目标。
唐城墙遗址公园(雁塔段)内儿童游乐区
4.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对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公共建筑、公共空间等进行节能降碳等提升改造,持续改善建筑功能和提升生活环境品质。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加快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
解读
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对于超大特大城市来说,更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方面,在城市框架拉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老城区内建筑历时久远,存在着废弃不用的老旧厂房、建筑等等,一方面,与城市面貌格格不入,一方面,占据着土地却发挥不出来价值。
而在西安的主城区,又叠加着数个历史文化片区的改造,通过微更新让废旧的建筑,让包含着历史价值的片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对城市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同时,西安在2024年计划办好的30件为民实事中,也提到了要开展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试点,推动便民服务扩容提质,来有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然,以上种种的更新与改造,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无疑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而此次西安入选有着财政支持的示范城市,在下阶段的城市更新中,各项计划的推进,将得到财力支持的基础上,便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落地可能性。
XI'AN城市微改造将如何助力缓解西安中心城区塌陷
可以看到,此次所提的城市更新,不同于过去大众对于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更多集中在城中村或者棚户区的拆迁和改造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像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未来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一定包含着对于城中村片区的相关内容改造。毕竟,这些需要更新升级的配套,也是城中村片区所缺少的。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一些尚未拆迁的城中村,也可在生活用水、雨水排放,便民设施,公园绿地等各方面迎来改造和提升,实现生活环境的改善。
位于八里村附近的小寨公园
城市更新,是我们(荣耀西安网 ixian.cn)长期关注的重点城市发展话题。在西安拉大城市框架的过程中,近十余年来,西安有数百个城中村陆续拆除和改造,城市更新亦经历过不同的阶段,从城中村大规模拆迁到当下的“留改拆”并举,在这个过程中,西安实现了城区面积扩张,产业和城市基建项目落地有了承载,为片区面貌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利好。
当然,也是在经历过城中村“大拆大建”后,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当下国家层面和各大城市对于城中村治理思路也在转变,当我们更加深入的去分析近两年西安城中村拆迁的案例,拆迁步调确实放慢了,但也以质取量,让拆迁更加有的放矢。
而同时在城市更新上显现出明显成效的,无疑包含着对不少老建筑改造的案例。除了老菜场、叁伍壹壹创意园等已经颇为知名的改造案例,西安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了更多项目的微改造上。
西安城东客运站改造为立体停车楼
例如曾经的西安城东客运站,班线迁出后进行转型改造,将其改造成综合立体停车楼,并且在顶楼引入了消费业态,打造“没有天花板”的咖啡馆。这一改造动作,将承载着老城区居民记忆的老建筑,通过有机更新改善了长乐中路周边动态交通环境,顶楼消费业态也在2023年营业后当年接待客流量达10万余人次,也带动了周边餐饮、服装等业态创收。
假使对于城东客运站的改造,西安选择了先拆除再建设,除了花费高外,还面临着工程建设的长周期,而通过这样的微改造,投入资金相对较少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得到改造再利用,实现了一举三得。
像这样的微改造,在过去几年西安完成了不少,这些微变化分布在主城区多个区域,交大电脑城变身“长安时间”成为商业办公综合体,道北老旧职工宿舍变身“仙市道北”成为体验式消费街区……
它们的改造,实现了对原建筑的面貌改善、功能焕新,将几乎无人问津的旧建筑改造成年轻人聚集、消费业态前沿的打卡胜地,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主城区的再赋能和全新消费场景打造,亦契合于此次国家支持城市更新的老旧片区改造。
这对于西安主城区,特别是老城区无疑是利好的,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改造思路,至少在面对历史文化片区、老旧小区、厂区等区域和建筑的规划上,得到了全新的方向。
当下,西安中心城区塌陷已然是讨论多年且不断尝试新方案的城市命题,因为社区配套的老旧、消费业态的落后,以及诸多功能和产业的外迁,人口和消费力正在向各区域分散。
而中心城区的区域老旧化、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叠加遗址保护、辖区面积小、可开发用地少、拆迁难度大等多重束缚,也让中心城区各辖区在发展上束手束脚,总是小打小闹。
而这,即需要政府层面从区域配套的系统升级改造切入,引导城区城市更新的推进,从此次的城市更新支持方向看来,聚焦在城市主城区、老城区等建成较早,地下线网、地上配套不完全,亟待提升改造的领域,会为区域城市基建的提升带来一次颇为惊喜的机遇。
在整体上迎来改善后,中心城区及老城区也将有更强的底气重振消费与经济。
荣耀西安网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西安缺一个耿彦波。城墙以内,除了文保单位之外,其他现代建筑应该全部拆除。按照明清西安府规制重建西安老城道路格局,重建秦王府。交给曲江,打造大明西安府文化旅游景区,主打休闲娱乐美食民俗。 {:mocs_29:} 国助 抓住礼物 抓住机遇 看看 加油 6的飞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奉元路达鲁花赤 发表于 2024-6-4 09:04
西安缺一个耿彦波。城墙以内,除了文保单位之外,其他现代建筑应该全部拆除。按照明清西安府规制重建西安老 ...
西安确实缺个耿彦波,文旅是西安强项,路面交通是痛点,这两方面耿彦波都很强 好 加油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