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院士
西安市的34岁博士田政,4月20日接受了欧洲自然科学院“授勋”,成为全世界唯一的90后院士,也是35岁以下获得院士名衔的第一人。解决了院士卡年龄的问题!厉害!真厉害! 这个90忒显老了 这个不是已经被爆出来是野鸡院士称号么? fabulous66 发表于 2024-5-10 21:00
这个不是已经被爆出来是野鸡院士称号么?
羡慕嫉妒恨 厉害 野鸡性质的 solariz0026 发表于 2024-5-11 15:01
羡慕嫉妒恨
羡慕骗子?哈哈哈
长得太着急了,35,确定 不是53? 看来搞学术确实熬人啊 科研机构的领导,哪怕小学毕业,几年后都能是正教授,这也就解释了为啥有才的人不愿意呆在国内,可能连个名字都没有。 看着像七零后
资讯频道
遭质疑后,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电子百科全书”再度消失
澎湃新闻
05-11 16:41来自上海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在中国遭到质疑后,5月11日,澎湃新闻注意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再度消失。
近日,有关“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某某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成员名录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了舆论对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话题的关注。
澎湃新闻5月9日曾在《“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背后,“外国院士”为何有市场?》中报道,记者查询发现,“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此前被指“超三分之一疑似中国人”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页面,5月7-8日一度消失不见;5月9日,“院士电子百科全书”再次出现在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官网上,但记者对比发现,名单中有部分疑似中国人的人名不见了。
5月11日,澎湃新闻查看欧洲自然科学院官发现,该官网上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栏再度消失不见。
5月9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电子百科全书”相关信息及链接(图中中文系网页翻译后呈现)。
5月11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院士电子百科全书”相关信息再度消失(图中中文系网页翻译后呈现)。
此外,澎湃新闻5月9日的报道中提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指出,“欧洲自然科学院”这类的组织机构确实真实存在,只是不是我们理解的官方主办或批准的,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陈志文直言不讳地指出,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华裔,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般泛滥。很多类似的国外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申报评选活动中都有中国人或者华人的身影,“属于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而且这类机构多数都选择和权威机构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在陈志文看来,类似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杜绝,但随着这类现象的不断被曝光和关注,社会大众、相关部门都会逐渐认识、了解这种中文文化、制度等方面差异。可利用的信息差小了,这类的“院士”头衔可能会慢慢失去市场。相关权威部门也有必要及时发声,科普这类差别。但遗憾的是,包括大量的官方机构和负责人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屡屡被愚弄,尤其在落后地区更为明显。
报道还指出,此前多个官方机构平台曾就“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京举行”“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等进行过宣传介绍。
5月10日,澎湃新闻查询时注意到,多篇“欧洲自然科学院新晋院士颁证授勋仪式在京举行”“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某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已从相关机构微信公众号、官网删除撤下。
针对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现象,中国科协曾于5月8日发声呼吁,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