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余下镇饮食街,有人知道“余下”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吗
美食应有尽有看看 好好好 知悉 Xamtr 发表于 2024-3-24 06:30
好好好
好 大耳将军 发表于 2024-3-24 05:24
看看
嗯 我上学时去过余下,去过渼媲湖 唐天复四年,李克用大致的处境是,忙于抵抗梁的讨伐,且战情及其不利,以至于“欲奔匈奴”,而关中地区实际由梁控制,故李克用在天复四年是绝无可能,在余下地区颇具闲情逸致的观赏山川美景的,况终李克用一生,后晋并未实际建立,其如曹操一般是由儿子追立,在其时又何以用“御下”?故“御下”一说恐只是余下村后世某位贤达,为寄托一己对故乡之热爱,附会而出,而不可信。
而历史上,一地之命名,或以重大影响之事件(如酒泉),或以著名之景观建筑(如草堂镇),或以地理形势(如洛阳),或以皇室祈福寓意(如西安,北平),而余下镇恐怕难有重大影响之事件,也未尝听闻有著名之景观建筑(唐时户县之南实为皇家狩猎之处,唐书多有记载,在所不论),也不太有可能有皇家祥瑞祈福之意,故余大胆推测余下之得名,是以其所处地理位置而得之。
“下”在渭河南岸所指代,即为“北”,因渭河平原,南接秦岭山脉,南岸地势,由南至北逐渐降低,故“下”即为“北”,譬如:黑河东岸,有上黄池与下黄池,楼观镇东北有上河湾与下河湾,石井乡有上庄村与下庄村,长安区有上北良村与下北良村,太乙宫镇北有上湾村与下湾村等,其中带“上”者,均处南,而带“下” 者,均处北。
而余下村所处正南,即是终南山诸多峪口之一的潭峪口,故余以为“余下”实际上应为“峪下”之简化,其所代实际只为其所处地理形势,或许在古时,余下村附近可能有从潭峪口而出的溪流经过,而另有“峪上”一村,而地癖之处,水文地理资料难寻,而无从考证,只能作此推测以供后来贤达批驳指正。 余下是因为一五期间156项工程之一的惠安化工厂建设,把当地的村庄搬迁到了秦渡街办的保安堡等地,于是新建的镇取名余下镇,意为剩下的意思。 相传唐末晋王李克用居住在此,得地名御下,后谐音变为余下。
应该和户县一样,是被简化了 好 学习了 好 好 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