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灞上三月闹春图
本帖最后由 高五幸 于 2024-3-21 06:29 编辑高五幸:灞上三月闹春图
春风吹暖灞桥土,万物复苏先醒柳。鹅黄嫩芽含娇羞,风动晕染渐变绿。滋水悠悠现轻舟,河边丽人身影稠。戏水白鹭欢啁啾,引来紫燕鸣翠柳。春暖花开风轻柔,八乡庙会燃香烛。祈愿神灵佑人寿,五谷丰登大丰收。
灞浐渭水三角州,改天换地留乡愁。百花岭坡闹春耕,田间鲜见老黄牛。生活幸福靠奋斗,人勤春早拔头筹,人间最美三月天,家乡灞上景更秀。劳动能把世事变,龙腾虎跃争上游。
田野里,乡亲们一锹一锹,一锄一锄,汗水甩八辫,深耕细作,播种下希望的种籽,怀揣期待丰收的盼头。倔强的身影在土地上忙碌,呈现出一祯生动逼真、活力四射的田园图。
都市的生活,快乐节奏;春天的气息弥漫巷尾街头。高楼下的广场、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市民们穿着轻薄的衣服,载歌载舞,游玩散步,享受着春天的惬意和满足。商家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春季的新款新品,吸引顾客的目光。春天的到来,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多了轻松和自由。
“一年之际在于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人们惜时如金,学生们努力学习,“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未来的梦想,只争朝夕,分分秒秒而奋斗;职场人士是砥柱中流,为了生活东奔西走,为了事业而拼搏不休。春天的到来,让他们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和考验,他们不敢懈怠,只有挑起重担,勇敢的向前走。
春天也是民俗文化传承、物资交流的重要时期。各村的庙会、社团组织的文化活动纷纷举行,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人们穿着干净的服饰,去上会,或赴约,听秦腔,尝美食,品文化大餐。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润物细无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把春天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春天的气息充盈我们的生活,让春天的美好永远伴随着我们向前行走。
灞上的三月,满目是春,处处锦绣,如一幅幅隽秀、丰盈动人的“闹春图”!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爱文学,20岁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文集三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