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今年将投用多处大型文化地标,数个城市级公建或将搬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精神气质的独特表现。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但相较于快速扩张的城市居住区商业区乃至产业区,城市公建特别是文化公建的配套是缓慢的,一方面是老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一方面是新城区居民数量不足,例如直到2021年之后,碑林区、未央区、雁塔区、莲湖区、新城区图书馆的相继开放,才结束了西安主城区无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尴尬现状。
对此,西安也在加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扩大文化设施数量。而在近期不断传来官方消息的印证下,新的文化地标要来了。
XI'AN市图“到站”,或将入住长安书院
2024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落实公共文化设施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措施,完善长安云、长安乐、长安书院综合使用功能,年内完成西安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展陈开放。
灞河边上的长安系文化公建,一直是我们(荣耀西安网 ixian.cn)持续关注的对象,去年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选择将开幕式举办场馆放在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完成了长安乐的首秀,也拉开了长安系文化公建的投用前序幕。
而一直处于建设收尾状态的长安书院和长安云近期也传来具体投用对象。
2月29日,西安图书馆发布暂停服务通知,表示:为落实西安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要求,西安市政府决定在西安图书馆原址建设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按照政府的统一安排,西安图书馆将于2024年3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期间暂停服务。
西安图书馆坐落在西安城市中轴线上,2000年10月26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以来至今已有23年。虽然相较于陕西省图书馆,西安图书馆鲜有人讨论,但西安地铁2号线的“市图书馆到了”的报站声你一定不陌生。
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文献资源429万册、件的西安图书馆依旧是无数爱书之人学习研究的不二之选。
正如陕西省图书馆需要全新的高新馆来扩大容量和数字化进程一样,西安图书馆这座承载着部分西安文脉的建筑物已经垂垂老矣。虽然工作人员仍然认真敬业,但这个图书馆越来越难以匹配西安的文化实力。
不过,在时代的大潮中,市图选择最后一次博浪前行。在2023年10月起,市图选择闭馆进行安全隐患改造。
只是经历半年的等待之后,读者们没有等到开馆通知,却看到了将在西安图书馆原址进行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含西安市少儿图书馆、西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的建设招标计划。
招标计划显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装修、新建和拆除:装修部分包括既有西安图书馆、西安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体结构检测、消防检测、内外装修、机电设备更新及末端点位调整,装修总建筑面积为19000㎡,其中西安图书馆13000㎡,西安市妇女楼及综合楼6000㎡。
新建部分主要为少年儿童培训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为463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9300㎡,地下建筑面积为7000㎡。
估算总投资额47748.38万元。
本项目包含东、西两个地块,总用地面积22118㎡,其中东侧空地用地面积7318㎡,规划为儿童户外运动场地。西侧用地14800㎡,其中道路面积2300㎡,绿化铺地及其他装置面积共计12500㎡。
估算总投资额2124.85万元。
由于招标计划中虽表示建设内容包括拆除,但对西安图书馆只表述了装修部分,不过在暂停服务的通知中提到了“本馆和新馆”的说法,这也为市图未来带来更多猜测。
是原址彻底改为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部分改为西安少儿图书馆,市图全面搬至新馆;还是装修后保持市图功能,同时启用新馆,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大概率新馆将搬到灞水之滨的长安书院。
长安书院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灞河西路以西、灞浦三路以北。与十四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及长安云、长安乐等“长安系”建筑群以灞河为脉东西对望,建筑的尺度与“奥体中心”“长安云”和“长安乐”建筑取得均衡,形成“四足鼎立”之势。
长安书院项目占地约129亩,总建筑面积约157232.89平米,其中建设图书馆约6.9万平方米,美术馆约3.7万平方米,文化交易中心约1.5万平方米,书店约8000平方米,餐饮及辅助配套功能约2.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
于2021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建筑收尾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外部场地整修等工作。
长安书院的设计寓传统与现代,建筑形体抽象中国传统建筑屋面之“反宇向阳”,将一片连续而完整的翘曲屋面轻柔地平展于灞河岸边。屋檐的起翘变化,赋予建筑灵动性,仿如《诗经·小雅》中所述“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舒展的屋面如一本翻开的书,墨香缭绕,写意长安。
据去年的《规划方案》显示,长安书院建筑高度60.2米,涵盖美术馆及文化交流中心(地上3层,地下2层)、图书馆(地上5层,地下2层)。
显然长安书院的图书馆建筑规模远远大于当下西安图书馆,若作为市图新馆显然有着充足的空间和容量,同时,长安书院将建立“互联网+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模式,拓展线下线上信息覆盖范围,助力市图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向周边、社区延伸。
XI'AN长安乐开启展陈和装修 迎来两馆
西安青少年活动中心发布招标的同一天,西安发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系列公建项目—北地块展陈和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招标计划。
所谓北地块即是长安云·西安城市展示中心,长安云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此前规划中,表示两个单体建筑分别为科技展示中心、规划展示中心,同时还有空中桥餐厅。
而建筑南侧长65米悬挑端形成的架空部分,构成一个完全开放且无边界的公共活动平台,150米长空中的连桥有机联系南北馆,整体简洁大气充满灵动,犹如漂浮在水岸上空的一朵星云,因此称之“长安云”。
实际上,长安云的主建筑也早早就已经进入收尾环节,但迟迟未完工。
要知道,早在2021年,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已经发布过“闭馆公告”,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西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将迁往西安国际港务区奥体中心片区,原规划展览馆所在场地将交由西安市行政审批局使用。
而今伴随着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确定,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终于将搬至新家。
同时,长安云的另一个组成部分,科技展示中心也迎来入住对象,将成为省市联建科技馆。
3月1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中回复称:根据2023年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陕西省与西安市推进的省市联建科技馆工作已在进行中,拟建设的陕西(西安)科技馆建筑面积约为8.4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据了解,现有的陕西科技馆始建于1982年,1988年交付使用,建筑面积9770平方米,使用面积6405平方米。
这座已服务全省人民三十余年的文化公建,同样面临着设施老化、环境落后、容量太小等问题。
据媒体报道,目前陕西科技馆展厅现有展品104件,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得出日设施承载量约为1000人次。2023年陕西科技馆全年接待近28万人次,占到了近5年接待总人数的40%。参观人数的激增导致了展品的高强度使用,也使得其磨损、老化加剧。
科技馆是开展科普公共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核心阵地,是进行科普教育、科技传播、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的公益设施,承担着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提升科学素养的重任。
陕西科技馆在西安迈向更高层次,容纳更多人口,增长更多文化需求的发展中,选择修建新馆也在预期之中。
目前媒体透露,确认省市联建的陕西(西安)科技馆就是位于灞河之滨的长安云,并表示馆内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目前还在调整阶段,未来或由西影集团负责运营管理。
目前,长安云装修、展陈等招标计划已发,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看今年长安云能否如愿投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浐灞国际港的诞生,肩负建设“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和打造城市发展新中心的重任,今年长安系文化公建齐齐宣布投用计划,显然将助力这一进程。
IXIAN.CN
除了长安系文化公建,2024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西安大剧院也将在今年开放。
西安大剧院地处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未来之瞳瞳心位置,是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最重要的城市地标之一。
该项目由著名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大师主持设计,其建筑外形模仿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周边城市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塑造山、水、城相互呼应的城市景观空间。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39亩,总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万平方米,地下13.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以大剧院为核心,配套建设科技中心、城市展厅、艺术家酒店等,设有1600座歌剧厅、1300座音乐厅、1000座实验剧场、300座综合排演厅,专业功能完备,可兼顾歌舞剧、话剧、戏剧等多种艺术演出形式,全面汇集各类顶尖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完善演艺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西安大剧院的音乐厅、城市展厅、科技中心主体结构均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墙体砌筑和机电工程的施工。歌剧厅主体结构即将封顶,室内的墙体砌筑和机电工程已经提前穿插施工。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技术领先、功能齐备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汇集各类顶尖文化艺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填补区域标志性文化艺术建筑的空白,为高新区乃至西安市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值得期待的是,歌剧厅在国内新建大型剧院中首次采用沉浸声音响系统,打造沉浸式立体视听体验空间,尤其在多媒体类型演出中配合多媒体影像的变化,可极大增强观众对演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显而易见,今年西安将迎来众多文化公建的投用,届时,市民们可畅游各个场馆,感受城市文化之美。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编辑:解革审核:Lyna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好消息 利好浐灞国港 需要购票我就去,免费的我就不去了,能省点就省点吧。 好 {:mocs_33:} 期待图书馆新馆早日投用 好 分享 精彩 浏览详情 好 不错 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