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西安网官微 发表于 2024-3-11 09:23:15

西安各区域功能布局重新定位后,11区2县将在何处发力?

近期,事关发展方向、未来趋势的信号大量释放。
了解2023年的发展情况、解读发展报告给出的内容,各行各业无不从中摘取关键信息,分析变化,寻找突破。
放到西安层面,全面且深刻的了解西安11区2县的具体情况和新计划,是系统观察全市的基础,也是明晰各区县发展侧重点,瞄准定位调整布局的关键。
而进一步观察各区县,我们以数据为基础,探索2024年各区县的发力方向。



XI'AN11区2县GDP增速悬殊
进入2月,西安11区2县2023年GDP数据已经完整呈现。
GDP作为观察区域发展状况最普遍、最直接的指标,我们从总量和增速两个维度了解西安各区县2023年的发展情况。


在总量排名上,各区县的位置并没有变动,但有5个区实现了量级上的变化。例如,新城区、灞桥区突破700亿大关,高陵区、鄠邑区迈上400亿台阶,阎良区破300亿。
再看增速,是了解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透过图表可以直观的看到,各区县在增速上悬殊较大。
2023年,西安市GDP增速为5.2%,超过5.2%的有8个区县,低于5.2%的有4个区,蓝田县与西安持平。
其中,增速最高的是高陵区,也是唯一一个双位数增速,当然,这离不开全面“北跨”启动的助力。
增速最低的是未央区,0.8%的增速着实不理想,下滑状况明显,反观紧随其后的长安区,8%增速远远高于未央区,逐渐缩小总量差距,按如此状况发展下去,长安超未央或将成为“可预知的未来”。
令人惊喜的是,持续低迷的老城区,莲湖和新城正在复苏,增速达到了全市水平之上。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2023年西安远郊区县的表现还算不错,无论是北跨的高陵和阎良,还是南部的鄠邑和周至,远超全市的增速突出数据,亦说明西安辐射带动周边的能力在提升,远郊区县的发展潜力正在释放。


数据背后,其实能够窥得一些趋势与变化,主城区与远郊区县,城市开发时序与程度的不同,使得在西安拉大城市框架的阶段上,表现出了差距。
作为主城区、建成区,可开发用地空间十分之小,当下的重点任务将是如何在存量中找增量,即西安对此的定位——中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治理水平,盘活低效资源,推进城市更新。
而对于远郊区县,有足够的空间承载项目的落地,当下的重点工作则集中在强化基建、承接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等等,因此带来的项目投资即表现在GDP数据上的高增长,但增长的天花板会是多高,还是需要各区县用前瞻性的眼光去布局和规划。

XI'AN透过新计划各区县将侧重点放在哪?
实际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定下一个GDP增长的目标,随着各区县GDP的陆续公布,2023年他们是否完成目标,对比便可得到答案。
而对于2024年,在西安对各区县、开发区功能布局重新定位后,各区县又定下了什么目标?又有着什么样的新计划,我们分区县来看。
新城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在2024年的工作安排中,新城区提出“今年是新城经济奋进千亿总量的攻坚之年”,今年将在壮大经济总量、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城区品质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
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新城区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31个,总投资1161.88亿元。
幸福路区域计划腾迁土地1138亩,重点推进“2+3+6”重大项目,中国电子西北区域总部、中建西北创研中心2个产业项目启动建设,西光厂光电产业园、黄河厂智能制造产业园、昆仑厂超导科技产业园3个都市工业园加快落地,海纳物流、陕汽南区、胡家庙粮油仓库及西光厂、东方厂、秦川厂改造等6个住宅项目完成出让。
同时,新城区还将通过强化科创赋能、强化营商环境,作为壮大经济体量的重点方面。
产业转型方面,新城区将壮大金融、商贸商务优势产业,推动传统金融改革创新,加快长缨路、长乐路传统市场提档转型和贸易出海。
做优医药、文旅等特色产业,依托三甲医院富集优势,推动医疗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全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文化旅游方面,放大幸福林带、永兴坊、易俗街区、皇城里民乐园等品牌影响力。
通过科技服务、商务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启动融合创新园区二期建设,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加速存量商贸楼宇向“商办同楼”转变,打造全市知名、西北有名的数字经济产业园。
提升城区品质方面,有序推进10个片区有机更新,让老城焕发新活力;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新建次支路3条,加快幸福路咸宁路下穿隧道、幸福路北延伸线兴工路段建设,强化“东拓”空间支撑;租购并举加大青年公寓供给,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水平;多维度增绿扩绿,提升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3个。
碑林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碑林区2024年重点工作总结为:聚焦“六个碑林”、聚力“六个奋勇争先”。
碑林区将重点聚焦在“科创碑林”“活力碑林”“人文碑林”“宜居碑林”“幸福碑林”“平安碑林”等六个方面。
放在第一位的则是“科创碑林”。碑林区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今年将主要围绕营造科创生态、壮大科创主体、发展科创产业三个方面展开。
碑林区将增强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加快环西工大创新带、建科大创新街区、时空信息产业聚集区、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探索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新模式,扶持各类企业应用创新成果;聚焦航空航天、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慧健康、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数字创意等“6+1”硬科技产业,探索“大学校区—都市社区—科技园区”融合发展新模式,以硬科技产业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何用好、激活区域文旅价值,“人文碑林”建设是碑林的重点,并定下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2%左右的目标。
今年碑林区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打造一批兼具文化特色和深度体验感的新场景新空间,促进文旅流量和收入量质齐升,同时推动“文旅+”融合,进一步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培育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新模式。
作为主城区的碑林,城市更新方面,将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开展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轻改造,提升改造钟楼饭店、骡马市步行街等标志性区域,完善配套设施,优化经营环境,丰富多元业态,推动东大街加快振兴。
莲湖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推动北院门文商旅融合发展聚集区优化升级、推动枣园桃园都市工业聚集区起势见效、推动南二环现代金融聚集区提升能级、推动大庆路智能科创和现代商贸聚集区有序开发。
雁塔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雁塔区将围绕聚焦项目带动、产业提质、市场活力、改革引领、城市面貌等“七个聚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
项目带动方面,雁塔区将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927.3亿元,年度投资95.7亿元。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35个,总投资2634.1亿元,年度投资259.2亿元。项目招引上,全面梳理未来产业城、东小寨片区等产业用地和优质商服资源,力促合作签约。
拥有多个商圈资源的雁塔区,今年将出台区级商贸行业稳增长措施,全力打造商贸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展小寨商圈提升行动,焕新原力场、银泰城等品牌业态,推动金莎国际等传统项目转型升级。加快雁南商圈建设,推进山姆会员店落地,力促宜家·荟聚等新兴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不断丰富南三环片区商贸业态。
提升区域品质方面,雁塔区提出了持续优化《三年城市建设维护项目投资计划》,严防大拆大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动态有机更新。民生福祉方面,今年将建成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市民活动中心,即雁塔区“两馆一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雁塔区各部门、各街道的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新计划更具象的介绍了今年将实施的项目、工作,颇具看点。
例如,小寨商圈发展中心的总结与谋划中,业务开展情况提到了加速推进西八里项目原址复兴方案落地。与相关负责人就项目改造模式及方案进行研讨,并实地考察深圳水围村、贵阳花溪区十字街等优质项目,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规划、产业设计,加快项目落地。2024年工作思路也提到了西八里片区改造已列入三年滚动计划,深化西八里城市更新、产业策划研究,适时启动征收。
灞桥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为实现以上目标,灞桥区将绕做大经济总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创新、西安“东拓”战略、打好文化牌等8个方面发力。
在做大经济总量上,灞桥区提出了切实把“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量”的规模优势。
而如何在优化升级中找到“量”?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灞桥区今年将全力推进航天动力产业园建设,航天复合材料生产区建成投产,加快铜箔高端装备制造区、中天智造中心等项目进度,引进培育优质配套企业,打造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实质性建设,加快国药生物投产步伐,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依托西安东站,灞桥区将科学布局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关键组团。
围绕西安“东拓”战略,灞桥区将编制“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功能组团、功能单元详细规划,与浐灞国际港形成发展“一张图”。
文旅方面,灞桥区将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文物保护部门,推进霸陵保护规划立项审批,高标准谋划汉三陵遗址公园和霸陵博物馆项目。完成机车主题公园二期建设,做好苏式街区推介招商,发挥崔振宽美术馆、白鹿仓景区等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旅游流量和旅游收入双提升。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区档案馆建设,提高文化馆、图书馆等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水平。
未央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央区将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空间战略、“项目带动”战略等9个方面的工作发力。
未央区的重点依旧是锚定五大片区发展主战场,前瞻谋划工业、科创、文旅、商贸等产业,以产兴城、以城聚产。
六村堡片区,传导“产业创新组团”功能,提速土地整理,加快完成土地报批,有序开展拆除、清表、文勘等工作,全面扫清供地障碍。
徐家湾片区,传导“政经综合服务组团”功能,加快标志性项目建设,10月底前建成未央金融中心,年底前建成龙湖未央天街,启动环园中路TOD综合开发,力促K11购物艺术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数字经济、高端商贸业蓬勃发展。加快产业链集聚提升,大力推进西航产业园片区规划建设,启动407库改造升级。
未央湖片区,传导“居住生活组团、文化科教组团”功能,对大学城、环湖板块进行再规划、再设计、再塑造、再提升,与经开、浐灞国际港融合共进,实现板块联动、拥河发展。
未央路片区,传导“居住生活组团”功能,加快枣园区域开发,推进二府庄区域改造,启动未央大厦C座建设。
汉长安城片区,传导“历史传承及文旅服务组团”功能,支持遗址区国土空间试点规划,建成遗址区自来水供水项目,让20万群众喝上“放心水”。培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推动“宣平里·汉秀大典”等项目落地。放大溢出效应,以央视元宵节晚会分会场在大风阁和未央宫前殿遗址取景为契机,聚人气、引商机,扩大汉文化IP影响力。
阎良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


实现上述目标,阎良区将做好“双轮驱动”“项目支撑”“创新引领”“外融内优”等八个方面工作。
阎良区的特色是航空产业,他们的首要重点工作就是壮大国家航空产业集群。今年,阎良区将联合策划、招引、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央地“互惠共赢”。
特别是,抓好土地供应和环境保障,助力西飞复材零件制造中心及早动工,确保试飞院某型号研制保障、试飞员培养条件、一飞院重点实验室等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建成航空部件集成交付中心,促成中航供应链、各机载事业部、机体供应商集中入驻。
作为“北跨”产业承载区,阎良区亦将培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航空基地主支撑,打造富阎新区新引擎。
外融内优上,阎良区将聚焦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定位,优化对外交通,全力保障西延高铁建设;提前谋划用地保障等工作,助推富平(阎良)至咸阳机场铁路项目早日动工;持续跟进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西阎路、包西铁路增线项目,加快构建开放发展交通格局。深化富阎融合,积极推进富阎快速干道项目,力争与西延高铁站点同步建成投用,加快区域产业聚集,推动富阎融合走深走实。
临潼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临潼区将关键抓好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做优环境精准招商、首位产业融合发展、助企服务转型升级等十个方面工作。
临潼区的首位产业是文旅产业,坐拥秦始皇帝陵、华清宫、骊山等资源,临潼区今年将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锚定“一体两翼”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同步储备一批体量大、质量优、带动性强的文旅融合项目。
实施芙蓉天街项目,加快推进东花园、大秦骊宫等温泉酒店项目,运营金唐元新街,完成姜寨遗址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盘活标缝老厂区闲置资源,推进俑陵一体。积极申报华清宫骊山温泉群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御温泉康养小镇,打造温泉之城。围绕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王府井奥莱、悦柳酒店等文旅配套资源,加速文旅消费升级。
发挥骊山“最美环山路”网红打卡效应,培育房岩村、东安村等特色民宿集群。编制SKP国际奥莱小镇地块实施详规并启动建设。以地铁秦陵西站为依托,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温泉酒店、休闲商业、文教创意等业态,建设秦汉大道TOD文旅街区。
与主城区联通方面,兵马俑专用线改扩建项目全面提速、提前通车,推进210国道西安过境公路、东临路建设,协调保障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东段)、西延高铁施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临潼区将与浐灞国际港产业联动,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长安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长安区将在区域发展、工业支撑、扩大内需、改革创新等十个方面工作,用功着力、抓好落实。
今年,长安区将全力推进常宁核心区、西翼西沣路沿线、东翼雁引路沿线三大片区建设,以三大片区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域发展。
常宁核心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文旅宜居产业;
西翼西沣路沿线: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东翼雁引路沿线: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
工业作为长安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今年长安区将加快实施制造业基地建设计划、施工业倍增计划。以1个优势企业带动上下游若干个企业,形成专项制造业基地,确保工业投资增长5%以上。
拥有诸多高校资源、毗邻高新区优势,长安区将抢抓西安“双中心”建设历史机遇,做大科创主体,做强科创平台,支持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科技园提质增效,全力推进西北大学科技园运行投产,鼓励校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等科教创新平台。
扩大区域开放合作方面,长安区提出牢牢把握开发区“外援”作用,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全力支持合作共建区开发建设,深入推动与高新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设施串联、产业互兴。
高陵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新体制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节能减排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


实现上述目标,高陵区将在先进制造集聚、投资消费互促、协同融合发展等八个方面发力。
作为“北跨”产业承载区,高陵区将以空间统筹强化要素保障、以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集聚、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拼出工业强区新实力。
规划建设汽车配套园、先进制造园,用好增量空间,依托陕汽、吉利“链主”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企业和紧密型供应商,建设陕西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渭北汽车学院,携手经开区共同打造渭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同时,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前瞻布局无人机、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区域协同方面,高陵区将携手浐灞国际港共同承办好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竞赛,优化提升渭河两岸规划和空间塑造,推动“渭河南北呼应、业态融合互补”的拥河发展破局起步;全面融入现代化西安都市圈建设和西咸一体化发展,协同编制完成“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互动;聚焦渭北汽车与装备制造、国际陆港产学研转化、泾河双碳光伏产业制造等三大片区,积极拓展合作空间。
伴随着地铁10号线今年通车运营,高陵还将加快推进地铁泾渭站、榆楚站等TOD开发建设;保障关中城市群富平(阎良)至机场铁路项目开工建设,配合地铁7号线开展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轨道上的高陵”建设。
鄠邑区
2024年全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左右。


今年,鄠邑区将重点抓好突出片区功能定位、项目带动、产业强区、生态立区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紧盯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建设历史机遇,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打造东部产城融合示范区,以渼陂湖片区为主要承载打造西部生态科创新区。
渼陂湖片区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科技型企业总部经济,深入开展产业研究,加快编制片区产业规划和城市详细性规划。
产业强区方面,鄠邑区将加强与高新区、西咸新区融合发展,围绕比亚迪、西电等龙头企业,发挥在地高校产学研优势,着眼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开展成果转化、产业联动、协同配套。全力推进联东U谷、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等18个产业项目。服务推动石油大学绿色低碳能源综合实验中心、国防学院产教融合等4个总投资15亿元的驻鄠高校项目全部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鄠邑还将实施地铁户县站城市综合更新项目,连片带动城市价值提升。协调保障西户路、G211、高新至鄠邑复合通道、鄠周眉高速、草堂货运专线项目加快建设。
蓝田县
2024年全县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
周至县
2024年全县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


发展是最大的实事,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周至将从6个关键方面发力,坚持走产业强县之路,立足现有基础和产业特色,周至将加快打造更具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周至将举全县之力服务保障集贤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推进园区封闭管理,力争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抢抓主城区非核心功能外迁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做强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园区三期819亩土地供应,推进大秦环保、恒达福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
周至今年将突出抓项目扩投资,加快244个总投资807.3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鄠周眉高速公路、沙河特色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泥峪河水库等项目落地;突出招大商提质量,积极引进西电、西航等市内外迁企业。
强化文旅驱动力,将深化与曲江新区、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合作,推进集贤、楼观板块景区景点协同发展。支持沙河水街烟火青城、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弱项。
壮大特色现代农业领域,周至将持续巩固猕猴桃全国领先地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带动蔬菜产业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打造大西安粮食、蔬菜、水果保供基地和重要物流集散地,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stephen1000 发表于 2024-3-11 09:37:20

各开发区的GDP出来了吗

冀亮 发表于 2024-3-11 09:57:22

非常详细

北方南029 发表于 2024-3-11 10:26:16

好好

xiaomao029 发表于 2024-3-11 10:28:36

加油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4-3-11 10:30:07

{:mocs_33:}

大山深处人家 发表于 2024-3-11 12:33:07

哗忆哆 发表于 2024-3-11 13:07:53

浏览

辣椒红红 发表于 2024-3-11 13:07:57

了解

哗忆哆 发表于 2024-3-11 13:07:59

浏览

斌娃 发表于 2024-3-11 13:28:41

转发

云上终南 发表于 2024-3-11 13:38:31

{:mocs_48:}

zhangm 发表于 2024-3-11 15:54:29

奥拉星 发表于 2024-3-11 16:39:18

沣东沣西现在到底算什么

骊山菩提树 发表于 2024-3-11 20:11:56

拭目以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各区域功能布局重新定位后,11区2县将在何处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