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寨人山人海人看人【严建设日记】 2024年03月02日 Saturday晴 我第一次看社火
侯官寨人山人海人看人【严建设日记】2024年03月02日 Saturday晴我第一次看社火,是1973年春节期间在户县。当年也是人山人海,大过年的人们大部分穿不起新衣服,破破烂烂的上街。我更是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裤。有彩车,有芯子、也是花里胡哨的很漂亮。当然衣着没有现在的精致高档,很薄的那种彩色绸子。当年有小卡车、大卡车,连铲车推土机手扶拖拉机都上。不知道能不能损坏柏油路。一辆芯子的铲车上绑着8个孩子。还有一种冒黑烟的柴油车,我们叫做蹦蹦蹦,司机脸都熏得黑油油的。当年拍摄了几张老照片。那天晚上,二哥在大灶上买了一兜糖油饼俩人吃饱了。要带我混进惠安化工厂洗澡,说厂子是七级部国防工办的保密厂,厂长叫赵希敏,外人根本进不去。没关系,小东门的门卫是厂保卫科的,都熟悉,按规矩进厂门得推自行车进,不能骑自行车进,说着找一件旧工装叫我穿上,戴上棉帽子,捂着大口罩,跨坐在自行车后衣架上,说他进厂门时脚点地挥一下手意思一下就成,门卫一般不会多问。没事,等问时咱都骑远了。那次我穿了身母亲捡便宜买的处理氯纶纤维棉毛衣裤,带着大口罩随二哥骑自行车混过门卫混进厂子里洗澡。那天晚上淋浴间没人。洗澡脱光后二哥二话不说,帮我把穿了两年的衣裤蹲地下用肥皂搓洗了,连棉袄棉裤都洗了,搭在滚烫的暖气管道上。说洗完澡差不多就烘干了,想着能速干。可万万想不到的是,那套氯纶纤维衣裤遇热竟然严重缩水,缩水缩得跟童装一样,至少缩了一半,致使我穿不成了,光身子穿烘干的棉衣棉裤出来了。非常惋惜。哈哈哈。那件旧棉衣是二哥送我的,抗美援朝时的军衣,上面机器轧着一道道的竖线。眨眼之间,过去50多年了。 今日大晴,难得好天气,邀约亲眷驱车去了环山路,看看白雪皑皑的秦岭,本欲去翠华山一游拍摄雪景,联系后得知,翠华山昨夜下了一夜的大雪,封路封园了暂时去不了,可能得中午打扫后才成。弟弟说侯官寨有社火,不如去看。才到杨庄附近,车流大路堵了,警察、保安、戒备森严。在附近一个单位泥泞小路上停了车子,然后步行几里路到了侯官寨,更是人山人海人看人,四村八乡的村民扶老携幼蜂拥而至,大大超出了该地接待能力,数十万人的大活动,连个公厕、临时公厕都看不到。苦了肾虚内急的人。农家庄院的淳朴村民应接不暇,明码标价,厕所一元。挤进去拍了几张照片退出来,一路被警察不断要求靠边走靠边走,那些警察是从外地借调来维持秩序的,本地警力不够,不知后勤保障跟得上否。村子里更是联袂接踵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很多买各类小吃水果的卖玩具的。也就是有几个村民骑马来晃了两圈而已,牵出来一头巨大而极肥壮的关中黄牛在乱踢腾,抬出来一些儿童装扮的古装人物。其余看不到什么。骑马者夸张地搽画了脸,对比很强黑白分明,穿着古怪的戏装,骑的高头大马据说是从其他地方租借来的。说是中午11点迎接牛老爷,但没有。12点也没有。只得先行退出,姐夫身体不适,干脆一直没下车,就在车上相等。我心里不踏实,则提前退回。然后拐出来顺着环山路西去。好在我们是往西,往东的路全部堵死,上千辆汽车首尾相衔,时而缓慢行驶,时而一动不动,用手机测了侯官寨的距离,拥堵的路段长达5公里,若按此情形加上往东的路段,拥堵长达七八公里十公里了。蔚为壮观,实则看不到什么,人看人凑热闹也非常不错。今年的社火委实火得很,跟往年大不一样。也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次这般热闹吧。情形就跟上次在蔡家坡一样一样。孩子们爬到树上了,就跟60年代我们小时候在东大街看游-行时一样,也爬在林荫道的国槐上。那年月东大街游行,南新街口的华侨大厦平台上架着机枪。武警严阵以待。然后在路边面馆共进午餐,吃的是油泼面。当地价格为小碗9元、大碗10元。还不错。 姐姐带了只烧鸡。
冒昧的问一句,哪些吃东西玩手机穿制服的是警察吗? 真热闹啊 美 好 记实写实朴实殷实! 热闹热闹! 很不错! 这点写的好! 汶水白沙lbm 发表于 2024-3-2 23:14
记实写实朴实殷实!
是的! 传承民俗 热闹红火 相恨见晚,继续加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