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国家标准发布……近期这些新进展,都与陕科大有关!
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日前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5项均有陕西科技力量的贡献。2024年伊始,《华商报》发布《2024年陕西将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提出“积极开展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的有组织科研攻关”,将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中的高校力量推向公众视野。那么开年以来,身为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的陕西科技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成绩呢?
“科创结硕果”篇
梁承远教授团队参编Elsevier出版社2部学术专著近期,陕科大生物与医药学院梁承远教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的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World’sTop 2% Scientists),团队参编的PrivilegedScaffolds in Drug Discovery与DrugDiscovery Stories两部新药研发专著分别由国际著名出版商Elsevier在线出版。
参编章节分别阐述了含优势结构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及治疗心力衰竭上市新药维立西呱等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强涛涛教授承担的两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近期,陕科大强涛涛教授承担的《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游离脂肪酸的测定》(标准编号:GB/T22933-2022)、《皮革和毛皮微生物降解的测定(标准编号:GB/T43006-2023)》等两项国家标准和一项纺织行业标准《纺纱机械梳毛机用搓条胶胶板技术条件》(标准编号:FZ/T92064-2023)正式发布。
黄文欢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MOF基低硅负极研究工作近日,陕科大化学与化工学院黄文欢教授团队在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Ultra-Low4.3 wt% Silicon Thermal Reducing Doped Porous Si@MoC as HighlyCapable and Stable Li-Ion Battery Anode”的研究论文。团队开发和设计了一种超低4.3wt%的硅掺杂多孔MoC材料,并进一步探索了其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潜力(在0.2A g下进行250次循环后,容量为976.6mAh g)。
研究表明,多孔MoC作为基底,不仅为锂离子的快速扩散提供了连续的通道,还使超低含量的硅在多孔基体中高度均匀分布,有效诱导硅在循环过程中实现自身容量的最大利用。
“停课不停研”篇
寒假期间,陕科大的科研工作者们依然热情高涨。各学院按照寒假科研工作部署会议要求,集中精力开展好国家基金申报和其他科研工作,积极践行学校科研创新强基行动,为深入实施学校“复兴计划”贡献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寒假开展科研工作
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题讲座、专项辅导、报告交流会、表彰大会、前沿科学报告……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活动中,陕科大人激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新一年的有组织科研工作蓄势聚能。
又一季春回大地,又一年生机蓬勃。新学期已然开启,陕西科技大学将继续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负“科技”之名。“新”潮澎湃的陕科大,等你来!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陕西科技大学新闻网、秦科技、陕西省科技厅官网等
厉害 好 好 {:mocs_48:} 好 已经很厉害了,赞一个, 陕科大,不错 加油 不错 好 好 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