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医保改革后遗症不少,你那里有吗?
医保改革的后遗症终于来了!~看看你哪个地区有没有这种难的现象!1、老人看病更难了。本来在家门口就能轻轻松松买到的药,非要折腾老人去大医院看病。
老人们腿脚又不灵便,基础病又多,不是这疼就是那疼,他们上一次大医院真是难上加难,诊疗,检查,取单子,取药,又没在同一楼层,他楼上楼下来回跑,弄的晕头转向,都不知道东西南北了.
再一个他们大多不会用智能手机,也不会提前预约,只能在窗口傻傻地排队了,太慢了,一天都时间完了,还没有检查个啥明堂,第二天又要接着排队,把老人折腾的够呛,可能是病没看成,又把人累的病倒了,也许是雪上加霜,得不偿失。
2、给自己儿女制造麻烦。老人自己一个人看不了病,肯定要儿女带着去,现在年轻人工作又忙,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大单位,效益好,请假很难,不仅要看领导脸色,又要被扣工资,一次二次还行,次数多了,往往会被鱿鱼的。
子女没了工作,哪有钱给老人看病?哪有钱养活一大家子人?子女承受不起啊!这也是现实情况。
3、在此医保改革中,门诊报销有门槛费,并且设有最高上限,对于门槛费来说,报销比例就会比以前低些,只有达到起付线的钱才能报销。
如果没有达到起付线的钱就不能报销,对于最高上限来说,一般是2000元,这就无形限制了老人看病。
有时花了大钱,还没报上几个钱,这条条框框限制束缚了老人的手脚。
比如,我看病只花了500元,可报销起付线在1000元,这就意味着我不能报销了,而我想要报销的话,就得再多花500元才行,所以,这一点也是很多人感到很无奈的一点。
4.许多药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像一些营养药,进口药,都是不给报的,能报销的药是有指定的,到头来大多数钱都要老人自己掏腰包的。再说好不容易排到自己了,医院说没有这些药,害得老人折腾了半天,再个就是医院不给老人多开药,往往吃上十数八天就完了,老人又要跑医院。
5.医患关系出现矛盾。本来医院的人就多,如果这样改革一来,许多老年人都跑大医院,到时候医院会人满为患,人挤人,说不定排了一天时间还没有检查几项,这个医生下班了,下午又是另一个医生,又要重新挂号,可能小小的病都把人折腾成大病了,大家会有厌烦情绪,烦躁不安,医患关系容易紧张。
6.灵活就业人员交医保越来越少了,觉得一点都不值,没啥意思,最终放弃了。
我认为,应该加快医保改革进程,并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老百姓感到实惠才行。
。
本贴系转发,在此补充说明,若有不实之处,仅供参考,勿喷! {:mocs_33:} 一个大病就返贫 {:mocs_3:} 看看 头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