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捕手 发表于 2024-1-30 10:34:15

西安高新区小烟庄棚户区改造 发现西汉晚期官方制陶作坊遗址

西安高新区小烟庄棚户区改造,发现西汉晚期官方制陶作坊遗址。这是“西安小烟庄汉代陶窑遗址”作为2023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参评项目被推介时披露的信息。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为朱连华,发掘单位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主要成员为郭昕。  发现仰韶晚期、汉代和隋唐等时期各类遗迹400余处  据介绍,2023年1月至11月,为配合小烟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三路与鱼化三路十字东北,发掘仰韶晚期、汉代和隋唐等时期各类遗迹400余处。  其中,汉代遗址内涵包括陶窑、建筑基址、水井、灰坑、围沟等遗迹,出土板瓦、筒瓦、瓦当、条砖、方形铺地砖等建筑材料和少量生活用具,为本次发掘工作主要收获。
△全景正射影像  40座陶窑呈“凹”字形分布 似经过严格规划  本次发掘的汉代遗址含窑址40座、灰坑42座、井26口、房址1座、围沟2处。  陶窑遗址东西长约27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为汉代遗址的核心内涵。  陶窑分布有序,大致呈“凹”字形分布,窑址主要分布于东、西和北三面,窑口朝向中间,烟道朝向外围,似经过严格规划。  陶窑由操作间、窑门和窑室(含火膛、窑床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窑室全长约6米,半地穴式,大部分有四壁有壁砖,壁砖上涂抹有数层草拌泥,窑床底部有铺砖或铺板瓦。烟道有掏挖、砌筑两种,数量有单烟道、双烟道、三烟道之别。  灰坑、水井多近陶窑,应为陶窑的附属遗迹。  房址位于陶窑遗址正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1.0、南北宽3.90、现存壁面高度0.46-0.60米。四壁均有柱洞,基本呈对称分布。
△Y1正射影像
△Y22正射影像
△Y27正射影像
△Y28-Y32正射影像  出土建筑构件质量上乘,瓦当当文仅“长生无极”一种  汉代遗迹内出土遗物以建筑材料为主,主要有筒瓦、板瓦、瓦当、方砖、条砖和陶球等。另有陶拍等制陶工具,陶罐、陶瓮等少量生活用器。  建筑构件中板瓦残长约30~60厘米,宽约40~50厘米,厚约1厘米。筒瓦完整者长46厘米,瓦当多为文字瓦当,当文仅“长生无极”一种,根据字体不同可分为6类。当径约15—19厘米,以17厘米者居多。这些建筑构件火候较高,质量上乘。
△Y34:13、15 筒瓦
△Y1:1、4、7 瓦当△Y37:3、7 瓦当
△文字瓦当的不同字体
△Y37:3、7 瓦当 (2)
△G1:1 陶拍
△G1:13 陶拍 (4)
△G1:13 陶拍 (5)
△Y33 陶球  这些陶窑位于上林苑内 推测为西汉晚期官方作坊遗址  考古人员认为,从出土文物、遗迹形制等方面综合判断,遗址时代应为西汉晚期。陶窑的使用时代较为集中,不同的形制可能是出于烧造器物类型的需求。  小烟庄汉代遗址北距汉长安城遗址8公里,与汉代泬水、漕渠故道相邻,位于西汉上林苑范围内。遗址规模大、陶窑建造精细,布局经过详细规划,所烧造产品质量上乘,推测为西汉晚期官方作坊遗址。  小烟庄汉代陶窑遗址规模大、数量多、功能齐备、布局完整,对汉长安城周边功能区分布、汉代制陶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zhizhe 发表于 2024-1-30 11:10:08

不错   

三步 发表于 2024-1-30 11:10:17

西安到处都是遗址

汶水白沙lbm 发表于 2024-1-30 11:31:30

人类几千年,
层层有发现,
再过几千年,
手机变古玩

大海水 发表于 2024-1-30 11:39:34

厉害了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4-1-30 13:22:17

{:mocs_33:}

微红wh 发表于 2024-1-30 13:29:46

厉害啊

zhangm 发表于 2024-1-30 14:48:13

不错

人潮里我很好 发表于 2024-1-30 16:01:35

看看

人潮里 发表于 2024-1-30 16:20:21

蔚蓝1990 发表于 2024-1-30 18:40:16

不错

铁面无私 发表于 2024-1-30 19:08:59

古月立青淳 发表于 2024-1-30 19:17:07

我心所愿 发表于 2024-1-30 23:05:46

真是文物大市啊

21世纪的孩子 发表于 2024-1-31 00:01:50

真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高新区小烟庄棚户区改造 发现西汉晚期官方制陶作坊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