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数九天的温暖,名记李福民赠我了一份全年《西安晚报》
高五幸:数九天的温暖,名记李福民赠我了一份全年《西安晚报》在寒冷的“三九”天里,应华商报程斌先生的邀请,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这次的地点选在了红庙坡丰禾路,这里离我的好友陈忠勇先生上班的地方近。我为组织者程斌的细心安排感到暖心,这份尊重让我心里感动。
聚会当天,程斌安排的车将我接达。一走进餐厅,就感受到了热烈的气氛。程斌热情地介绍每一位来宾,让我们彼此有个了解。当介绍到邓长泰和李福民时,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他深情地说:“我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恩师和朋友们的帮助。新年了,让我们为今生的缘分友谊干杯!”
邓长泰是《华商报》的老记者,跑政法口的,见证了程斌的成长。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他感慨地说:“我虽然已经退休十几年,小程与我联系不断,但看到程斌这个小伙子有事业心、上进、有良心,我感到很欣慰。”他的发言充满了激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这个场合中,我更有幸见到了我心目中的“大神”级人物——西安日报社记者李福民。他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拍过照,在我眼中是熟悉的名记存在。我们在谈到报社杜益茂、杨志谋、徐剑铭、肖海波等人曾经的过往,有了扯不断的话题,仿佛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李福民问我,“你喜欢看报吗?”我回答:“当然喜欢。”他微笑着说:“那我送你一份全年的《西安晚报》吧。”我接过他递过来的赠卡,受宠若惊,心中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这份礼物不仅是媒体人对一个农民作者的关爱和尊重,更是同志之间传递过来的友谊和情分。
这次与文友的聚会,如“冬日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希望的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聚会让我结识了几位新朋友,从他们谈吐中了解到在办公室听不到的许多东西。尤其是程斌、李福民、陈忠勇、焦仲华等老师们的本真善良品德、勤劳勇敢、奋斗不止的精神让我受到启发和鼓舞。文朋诗友们用各自的实际行动,诠释人生的价值、追梦的意义,给我以启迪,以激励,看来我帷有继续的努力,来回报这知遇之恩了。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
已经很厉害了,赞一个 风中的百合花 发表于 2024-1-13 15:13
已经很厉害了,赞一个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mocs_33:}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4-1-13 17:24
谢谢老师的鼓励。 聚一聚 无所谓的山 发表于 2024-1-13 18:59
聚一聚
谢谢老师的鼓励。 文人聚会。 斯纳维 发表于 2024-1-13 21:03
文人聚会。
谢谢老师的点评。 聚一聚 好 加油 赞 好 少喝多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