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手术室前的等待
高五幸:手术室前的等待经历过的伤痛,自然是刻骨铭心的。
记忆中这十来年,我先后在空医大西京、唐都医院经历过上十次亲戚、朋友和家人做手术,体感身受到手术室前人们等待的难受情景。
手术室的大门,是一扇分隔生死的门。门外是焦急等待的家人,他们心里牵挂着进入手术室的亲人或朋友。这一刻,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心跳声和时间的钟声成为主旋律。
生死未卜,不可遇料。每一次等待都如同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家人们的心悬在半空,期待着平安的消息。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握手、每一滴泪水,每一个微小动作,都凝聚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传递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手术室里的医生和护士们,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不仅是一群身穿白衣的普通人,更是生命的守护者。面对手术刀和麻醉剂,他们展现了超越常人的冷静和专注,他们用专业的技能和严谨的态度与死神赛跑,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能来手术室前等待的皆是术者的亲人,此刻他(她)们的心情沉重而复杂。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双手合十祈祷,有的坐卧不宁,有的眼含泪水默默地望着手术室的大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期待,忧虑的是手术的成功与否,惦念着亲人的生命安危;期待的是手术顺利完成,亲人能够化险为夷,平安出来。
室外的大厅里,空气中弥漫着沉闷和紧张的气息。人们的呼吸似乎也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手术室内的医生和亲人。他们默默地祈祷着,期盼着亲人能够度过这个难关,重获健康。
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医生摘下口罩,带着疲惫但坚定的表情走出手术室时,所有人的心都紧绷着。当听到“手术很成功”的消息,瞬间,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紧握的双手释放出内心的压力,悬在心上的石块终于落了地,面部的表情由阴瞬间变为晴。
此时此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医学的进步、人性的美好和人间真情的力量。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白衣天使”,用仁者之心和精湛医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书写了一个个关于生命延续的奇迹。
手术室前的等待,是对生命的期盼与感悟,也是对生活的感恩与珍惜。人只有在生与死的边缘,一方面能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人间血脉相连的大爱,另一方面才能清楚“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的道理,从而更加的珍重身体,热爱生活,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瞬间。
手术室前的等待,让我清醒,人就活了这一口气。这身上的零件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机器到时候需要保养,人有病了就需要去看医生,小了不补,大了就得尺五,身子不舒服还是早点诊治好!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大学士、《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
金牙科 银外科 秦声悠扬 发表于 2024-1-8 09:35
金牙科 银外科
谢谢老师留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