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车企选择重回西安,能否补全自身“关键短板”?
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往往比“坐在家里等客来”更有效率。今年年中时,陕西党政代表团去往长三角的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合作机会,对接项目落地,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近期,陕西党政代表团再度出发,前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在深圳、广州等经济、产业发达城市学习交流,并且签署了不少合作协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西咸新区管委会与创维汽车签署新动能商用车科创中心项目。
我们观察到,此次签约或将再次把西安与开沃集团联系起来,而当开沃集团以创维汽车的身份重回西安后,所投资的项目将会如何展开?能否为西安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XI'AN创维创始人的“造车”梦想从成立开沃说起
近年来,行业大佬跨界造车已屡见不鲜,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也是其中一员,而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开沃集团”)就是黄宏生二次创业,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要载体。
创维电视机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而自“创维要造车”的消息传出以来,就像大众对不少跨界造车所秉承的态度,最初创维收获的质疑声也不在少数,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创维汽车在市场、产品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表现,业内对于“创维造车”的看法正在发生改变。
公开资料显示,创维集团自2005年进入汽车电子行业,最初做的是显示技术,2010年开沃集团的创立,开启了创维集团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布局,同时收购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商用车切入整车领域。
但彼时的黄宏生认为,商用车市场规模始终有限,新能源乘用车的广大市场是更好实现其“造车”抱负的主战场。
只是乘用车市场大,竞争与挑战也更大,经营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如何才能闯出一番天地,行业“新生”的黄宏生带着开沃集团其实一直在尝试与探索。
2017年,开沃汽车获得了乘用车准入资质,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2018年,开沃汽车正式更名为天美汽车,然而首款车型天美ET5却销售不佳。
显然,在黄宏生看来,一个立得住的品牌是关键因素。而“创维”就是一个已经经历市场考验的老品牌。
2021年3月,开沃集团和创维集团签订商标转让协议,开沃集团成为“创维汽车”品牌拥有者,乘用车品牌开始使用“创维”。
在这开沃集团开启新一个10年的周期里,借此更名,可以说黄宏生实现了“创维造车”的梦想,而创维汽车能否通过重新定位找到市场突破口吗?
通过市场我们可以看到,自“创维汽车”品牌发布之后,创维就开始稳定产品上新的节奏,并且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市场战略方向等多方面的持续调整,稳扎稳打。
就像创维汽车总裁、联合创始人吴龙八在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我们的目标至少要活得比别人久。”
的确,从开沃汽车到创维汽车,十余年的成长,背靠创维庞大的家电、光伏和储能业务支撑,创维用能力和态度让业界看到了其与新势力造车的本质区别,也正在被消费者所接受。
销量方面,创维汽车10月交付新车3545辆,同比增长33%,海外出口1726台,连续七个月同比正增长,截止10月今年创维汽车累计交付量2.4万辆。
此外,5月时,开沃集团商用车品牌正式切换为“创维汽车”,实现了从乘用车到商用车全面切换,开沃集团整车品牌完成了向创维品牌的全面过渡。
成效之外,其实创维汽车距离实现盈利和更大规模化发展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层面,电机、电池依靠供应商,混动系统自于比亚迪,自主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是当下的明显短板,而未来计划将市场做到多大?又能够做到多大?还要看创维汽车接下来的表现。
XI'AN创维汽车在西安
此次与西咸新区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创维汽车增强其研发创新实力的一次有力布局。
根据目前所释放的信息,此次签署的新动能商用车科创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各类大型虚拟仿真软件及硬件设备,各类整车、零部件性能试验室,整车造型中心。
建成后,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健康化”五化主题开展科研与创新研究及成果孵化,为客户提供新能源重、中、轻型商用车,特种用途车辆等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中新能源方向以纯电动、氢燃料电池与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并举,以此为牵引带动产业链聚集发展,预计总的年产值将达15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西咸新区将会是创维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的创新大脑,技术转化的重要平台。而创维汽车再次将目光投向西安,是西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领先优势,更是西安自身科研底蕴和西咸因秦创原带来的科研转化优势。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2017年开沃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开沃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并在2019年举行开工仪式。同时,2019年,开沃集团通过增资入股90%,控股西沃客车。
开沃汽车在西安投运的纯电动公交车
只是之后再未见有该项目的建设进展,开沃集团也在2020年退出了西沃客车。
彼时,2018年开沃集团还与渭南市经开区签署了开沃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52.8亿元,建设年产5万辆新能源货车和1万辆新能源专用车的生产规模,该基地已于2021年时实现整车制造的投产,渭南开沃基地成为开沃集团目前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抢抓新能源电动车出口的机遇期,开沃商用车和乘用车已经实现56个国家的出口,已签订的订单金额达2.5亿元,产品涉及纯电动和氢燃料轻、中、重卡及纯电动矿卡。今年8月份,渭南开沃新能源商用车首批订单的出海。
渭南基地当下有着明朗的未来,如今西咸新区科创中心项目的落地,或许未来可能实现创维新能源商用车“西咸研发 渭南生产”这样的研发-生产的结构布局。
XI'AN西安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的思考
实际上,创维汽车再度入局西安,亦引发我们关于西安汽车产业招商引资的思考。
正如我们总说,西安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表现亮眼离不开比亚迪的贡献,但作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城市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能一直单靠一家龙头企业的支撑,形成多元化、多支撑的企业格局,能够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信官方层面亦对这一方面有所考量,并也早已开始了汽车产业上更多整车项目的招引,2017年就是一个明显的节点,吉利、开沃、宝能三个整车项目均在这一年签约。
2017年7月7日,西咸新区与宝能集团签署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宝能集团将在西咸新区投资800亿元,围绕航空产业、高端制造、科技产业、总部经济等四大板块布局重大项目。2018年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已率先开工建设。
2017年7月,西安市政府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吉利超级智能黑灯工厂项目落户西安市高陵区渭东路。
2017年10月30日,西安市政府与开沃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沃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从当下的结果来看,项目落地效果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三个项目中,只有吉利项目顺利落成投产。
西安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8月西安吉利汽车产量达到15.8万辆,同比增长97.2%,产值同比增长113.5%,量产近乎翻倍式的增长,说明吉利正在逐步释放产能,成为西安汽车制造产业上的中坚力量。
另外两个,前文我们提到开沃项目以无疾而终结束,而宝能项目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非议不断。
自项目引进以来,宝能在西安就颇具存在感,起初总投资98亿元,总占地1960亩,设计总产能50万辆/年的汽车生产项目,被看作西安汽车产业的另一员大将。只是相比大体量项目带来的惊喜,后续一系列操作所引发的争议更令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今年以来,宝能方在10月称悠宝利A3在西安基地率先迎来量产,西安工厂今年确保产销2万台悠宝利A3。而另一方面,宝能在西安的项目用地,已经出现问题。
今年7月,一则《不动产权属证书注销公告》中称,因宝能汽车未在规定期限内交回不动产权证书,决定对旗下三幅土地使用权予以注销登记。
8月10日,“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所属的XXQH-ZL10-03-01被挂牌,占地约130.7万㎡。
9月18日,该地块被陕西奥斯特新能源公司竞得,成交价约为6.08亿,而这背后就是西咸新区官方。外界将这一动作看作是土地的收回。
在西安本土自媒体探访西安宝能生产基地时,发现生产现场并不像宝能所称的“要生产2万台悠宝利A3”,反而一片寂静,车间管理也并不严格,外人可以随便进。
宝能在西安的生产能力到底如何,状态似乎并不太对……
IXIAN.CN
这些项目的签约,特别是多个整车项目的入局,一度被看做能为西安汽车产业带来爆发式变革的机遇,而随着一些项目的退出、消失,真正落到实处的项目投资显得尤为珍贵,而他们,也成了经过时间、市场考验的实力项目,在西安逐渐落地生根。
对于当下的西安来说,需要进入招商引资的新周期,也向西安提出了“不看签约看落地”的挑战,我们也期待,此次创维汽车的回归,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mocs_33:} 好 赞 好事 重视起来再创辉煌 再创辉煌,未来可期。 阅 直接宝能接了就完毕 浏览 汽车己严重超生! 不容易,希望能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