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资出手增资近20亿,长安信托“绝地求生”!
2023年即将走入尾声,站在这个时间点回头看中国信托业发展,一道界限明显的分水岭已然横踞在中国信托业不长的历史之中。“黄金十年”后,2022年中国信托业管理规模开始骤降,大半信托公司净利下滑;2023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信托业接下来如何转型发展的讨论声与巨头信托公司的暴雷声不绝于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危机往往伴随着重生,同样陷在信托业整体低谷之中的长安信托,正在寻找一线生机。
而那线生机,正是这座城市最直接的支持!
XI'AN深陷泥潭的长安信托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信托业拉开序幕,彼时从中央银行到各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兴办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如今的长安信托,其前身“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于1986年8月的成立也是得益于这股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
37年过去,长安信托这家老牌信托历经着中国信托业的多次大规模清理整顿,也在“黄金十年”之中迈上自身巅峰,在2017年曾达到过信托资产规模达6014.05亿元,是中国信托公司排名前六的存在。在立足本土的同时,长安信托将业务开展至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资金支持覆盖各行各业。
然而,近些年来长安信托日子并不好过,2018-2021年信托资产规模分别为5205亿元、4657亿元、3751亿元、2489亿元。
而截至今日,长安信托2022年度报告还未披露,可见数据的下滑恐怕还在继续。
年报之外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产品违约、投资者维权、资产监管不到位、被投资方暴雷、诉讼案件不断……
面对踩在泥潭之中的长安信托,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视角去解读,用很多理由去解释为何如此。
我们可以说长安信托资产规模的下滑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就持续处于负增长的渐次回落之中,这种变化是信托行业过去以规模为导向的“一俊遮百丑”市场评价体系,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的体现。
长安信托只是身处于变革之中的阵痛。
可以说,是因为“黄金十年”后配资业务(两轮大牛市的重要资金助手)、政信等基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源于信贷规模管控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贷款等通道类业务,在监管下都被补上漏洞。
长安信托只是因为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自身占比最高的房地产业务频频遭遇违约,进而引发一连串问题。
可以说,在“黄金十年”中原来那套较为粗放、主动管理能力不足、风控措施不完善、利用自有资金刚性兑付、项目周期与产品周期错配等问题,业内普遍存在。
长安信托只是数十家信托公司中的一家,出现的问题并不特殊,况且其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已经从公司治理体系、业务管理体系以及业务转型三大方面着手改革,如今的问题只是暂时的。
但不客气的说,再多理由和解读在冷血理性的资本市场面前,都需要用实际行动和数据来说话。我们再将信托公司中的信托二字拆分开,那就是信任+托付,往深一层去诠释,就是信心。
现在长安信托,缺乏的就是市场对其的信心。
想要脱身泥潭,长安信托首先需要向市场打出具备强烈信心色彩的“信号弹”。
有了信心,长安信托才能值得被继续信任,有了信心,投资者的资金才会继续托付给长安信托。
XI'AN三针“强心剂”激活信心
提振市场信心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金融机构而言,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增资配股。
第一针:西安国资出手
就在近日,工商信息查询软件显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信托”)注册资本由33.3亿元增至53.24亿元,增资近20亿元,公司企业类型也从此前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更新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
虽然相关股份变化信息未更新,但媒体透露,经过此次增资,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长安信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37.45%。
增资前,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长安信托第一大股东,持股40.4391%;上海淳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1.8034%;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5972%;上海随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6915%;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1081%;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持股0.9724%;西安广播电视台持股0.3883%。
增资后,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7.45%;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5.29%;上海淳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3.64%;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76%;上海随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19%;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82%;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持股0.61%;西安广播电视台持股0.24%。
据了解,目前第一大股东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安财金”)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是由西安市财政局全额出资设立的国有大型金融资本综合运营管理公司。
而目前第二大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西投控股”)是经西安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由西安市财政局出资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市政府在金融领域和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和出资人代表,履行股权管理、投资引导、融资服务职能,目前注册资本142.30亿元,主体评级AA+,合并资产总额491.14亿元。
这也意味着此次增资完成后,长安信托由西安财政局实际控股,控股比例超60%。
实际上,自去年起众多信托公司热衷于增资配股,合计新增的注册资本早已超百亿元。通过增资,信托公司可以提高资本实力,不仅有利于推动公司业务转型,更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夯实资本实力,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缓解流动性风险,对信托公司远期业绩增长有利。
而本次西安对长安信托的增资,是这座城市坚定支持长安信托转型发展最直接的表现,而一个城市对企业的支持意味着什么,我想前两天深圳国资委发声“必要时通过一切可能手段支持万科!”所为市场带来的信心,足以证明西安对信托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长安信托的信心!
第二针:换帅
与本次注册资本同时变更的还有长安信托董事长已更新为杜岩岫,此前杜岩岫在今年9月已任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而他还兼任长安信托大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身兼西安两大金融机构的“掌门人”,“75”后杜岩岫何以受此重任,从他个人履历来看,其既有金融市场的操盘经验,又具备政府招商引资视角,也了解城市产业投资的方向。
而杜岩岫所掌舵的西投控股这两年善用“投行思维”,对外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投资渠道,紧抓西安产业发展趋势;对内开展“机制革新、业务革新、文化革新”,推动西投控股通过市场化转型升级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
换帅如换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也要刀刀见功夫。
杜岩岫的到来,能否带领长安信托实现从“规模扩张”转换到“质量提升”,以“创新驱动”替代“传统要素”。其实通过公开行程来看,进入长安信托数月,杜岩岫的行程显示他对业务创新、转型发展等重点要点频频提及。
显然,马不停蹄上任的杜岩岫已然逐渐理清长安信托的问题所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发展思路上,目前可以观察到,杜岩岫选择加速落地信托业务“三分类”改革,强调“回归信托本源”,推进业务转型,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最为适合长安信托的业务结构,并通过“大区制管理办法”,集中优势兵力在优势区域,让“长期主义”取代“机会主义”。
同时,公开采访显示,杜岩岫提到“深耕大西安”与“服务秦创原”,而这也是长安信托向市场传达的又一信号。
第三针:“深耕大西安”
与城市深度绑定,从来都是一场“豪赌”。
但对长安信托这家从西安起步全国展业的本土金融企业来说,陕西市场一直是最大投入的区域。
据了解,截至2022年末,长安信托已累计向陕西地区投放融资总额1157.14亿元,其中向西安地区投放融资总额847.30亿元;存续业务方面,向陕西投放的融资总额为199.07亿元,其中向西安投放的融资总额为189.73亿元。
10月18日,长安信托则与西咸新区、曲江新区分别签订信托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成为本次西安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融资对接会上2000亿元支持两大新区发展的一众机构中的中坚金融力量。
显然本已注重本土业务的长安信托,“深耕”一词所想表达的是,看重西安在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下的加持效应,看重“双中心”、秦创原带来的科技创新机遇,看重特大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能级所潜藏的发展潜力,看重西安在全新产业赛道上的拼劲和领先。
而这些,恰恰是信托行业改革转型中一条各机构争先抢抓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长安信托的表态,其实并非“豪赌”,相较于其他信托机构,长安信托与西安之间的联系显然更有优势和先机,抓住如今上升势头强劲的西安,无疑是一场“互赢”。
IXIAN.CN
行业蜕变的痛苦是短暂的,但蜕变后的成长是永恒的。
可预感的未来中,长安信托必将迎来强力且长期的整体机制改革,业务体系革新,服务意识的加强,以及投资视角的转换,而现在看来,长安信托重整旗鼓、涅槃重生的脚步已经迈出。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解革审核:Lyna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金融业太落后。 {:mocs_44:} 静待 赞 输血成功。 可以 加油 好 浏览官文 泾阳不相信分裂 发表于 2023-11-10 08:50
陕西金融业太落后。
如何体现了落后?具体说说。 加油 阅 XBL911 发表于 2023-11-10 17:54
如何体现了落后?具体说说。
投融资市场活跃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