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灞河之秋
高五幸:灞河之秋平素每日上班往返于灞河特大桥之上,却未曾有时间留意桥下的风景。
10月29日这一天,我骑着电动车,终于补上了“灯下黑”这一课,领略到家乡发展建设的快与好,感受到大自然恩赐人类的鬼斧神工。
时值深秋,天高云淡,丽日普照,不热不燥,神清气爽。灞河的水面如镜,对河的那座保佑灞桥人民安居乐业的长安塔,静静的倒映在水面,影影绰绰,别有一番“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韵味。身旁那红色的柿树叶随风飘舞,与银杏树一身的“黄金甲”、依然葱绿的灞桥垂柳和飘着白絮絮的芦苇相间,这些别于他季景色,一展无遗地展示着成熟收敛的美好,让人不禁心生感慨,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到来了。
诚如“平常不坐飞机火车,就不知道登机乘车的人多”,深秋假日的灞河之滨,岸堤之上,野炊之人、垂钓之士、锻炼之青年,打兵兵球者,还有情侣结伴的,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他们或悠哉游哉,或精神焕发,或聚精会神,或汗流浃背,或谈笑风生,或窃窃私语,人间之百态,尽在此河水边。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有营生,走的跑的坐的卧的各行其便,其中不乏还有瞅准商机,送货上门做生意的,真可以用“热闹”二字来概括。看到灞河南岸沿河边的风景这边独好,我从心里感到高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领导,造福为市民提供了如此惬意一处游乐打卡地。
行至南岸灞河特大桥西侧,我惊呀的发现,平静的水面白鹭翩翩起舞,与水鸭子遙相呼应,成为一道特别迷人的风景线,数十只白鹭统一朝东扬颈,而非朝天高歌。游客们隔着栏杆拍摄这一美好瞬间,最近的小白鹭仅五米远,也不怯生,静静的独立水头。我被这一景象吸引住了,久违了的新鲜感油然而生,掏出手机,拍了段视频。小白鹭仿佛在讲述着河水的秘密,低语着自然的心声。这些年,灞河的生态环境经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根治,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鹭,野鸭子这些南国飞禽终于又复归而栖了。南疆海滩上空的白鹭成群结队惊现灞河,成为灞河之秋的亮点“新闻”。
灞河特大桥南岸的一处处秀美风光,仿佛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流连往返。
灞河之秋,彰显成熟;如诗似画,美不胜收。秋日,在灞河南边之游,让我心灵得以净化,让我思绪得以放飞,让我眼界得以开阔。
家乡的这条灞河,是沿河两岸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这是苍天对我们子民的恩赐,也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提供的天然游乐胜地,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爱护它,保护它。敬畏灞河就是敬畏生命。
周日灞河深秋之旅,我体感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乡的这一条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头条达人、《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
{:mocs_33:} 阳光阳光 发表于 2023-10-30 10:27
谢谢老师的鼓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