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力支持这5所高校,省市共建,大手笔投入!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与渭南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渭南师范学院协议书。签约仪式上透露出两个重磅信息值得关注:
1.省教育厅将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建成师范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2.未来五年,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支持其建设师范特色学科和国家师范教育基地。
省级层面重点支持,省市共建之下,是否意味着渭南师范学院再次迈出了“升大”的步伐?
而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除过渭南,今年来省教育厅分别与榆林、咸阳、安康、汉中等四市签约了4所地方高校共建协议,并且均指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本科院校的重要关键词,在这其中,又释放着怎么的发展信号?
Shaanxi省市共建渭南师范学院每年安排6000万元
渭南师范学院,是目前渭南市唯一的本科院校。
图片来源:渭南师范学院
学校官网信息显示,196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渭南师范学院;1963年因经济困难建制撤销,变更为渭南地区教师培训机构;1978年,在该培训机构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以专修科为基础成立渭南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教师培训为主的渭南教育学院。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
2020年渭南师范学院富平校区建成投用。目前,学校有朝阳、富平、西岳、汉马四个校区,在校生20176人,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被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莫斯科艺术学院。
建校60余年时间,学校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80%扎根在西部和基础教育,被誉为秦东地区教师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地方高校,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支撑地方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而此次省市共建协议的签订,或将会把渭南师范学院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根据目前所释放的信息,省教育厅对于渭南师范学院的支持,至少有6个主要方面。
1.将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建成师范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未来五年,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支持其建设师范特色学科和国家师范教育基地。
2.支持渭南师范学院申请硕士授权单位,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3.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富平校区建设。
4.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5.实施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渭南师范学院面向省内优质生源,每年为渭南各县区中小学定向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师范生若干名。
6.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建设附属中小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其中,每年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和支持申请硕士授权单位,以及省教育厅领导在讲话中所提出的“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期待,将对渭南师范学院继续升格产业极大影响,其实也释放出“升大”的信号。
我们也观察到,2018年渭南市就提出了支持筹建“渭南师范大学”的想法,并形成了相关意见文件。只是近年来推进成效并不明显,如今来自省教育厅的支持,或许能够加快这一进度。
而这次,渭南市也提出了多个方面对于渭南师范学院的支持。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五年,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加强其优势学科建设。围绕渭南支柱产业,支持其建立5-6个产业研究中心等。支持渭南师范学院改善办学环境条件及富平校区建设。
渭南师范学院富平校区
来自省市共建的支持,学校将享受到省市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合计每年6000万元的资金安排,对于学校下阶段的发展颇为利好。
另一方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当下学校一定程度上也承担起了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而为渭南师范学院提出的应用型大学定位,即提出了要把“渭南所需”与“学校所能”精准对接、有效衔接。作为渭南的最高学府,要为城市输出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把人才、智力、学科优势转化到渭南的城市发展之上。
而这,正是校地合作的意义,也是省市共建的意义所在。未来5年,渭南师范学院将发生什么样的良好变化?这所未来的应用型大学,又将对渭南城市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省市,也是当地民众所期待看到的。
Shaanxi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意义
相比于学术型高校,应用型大学“应用”二字便道出了其中差别,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从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上看,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
特殊的身份,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新要求,要围绕社会发展需要、贴合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定位培养胜任各行各业需要的优秀职业人,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育人模式,培养一支当地用得上、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渭南师范学院富平校区
去年印发的《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在普通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工程中进一步提出实施“本科育人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建成5所左右支撑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包括渭南师范学院在内,今年陕西省教育厅与榆林、咸阳、安康、汉中、渭南等5市分别签订的共建榆林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安康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渭南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陕西着重培养建成的5所应用型本科院校。
5月3日,陕西省教育厅、榆林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榆林学院高质量发展协议书。全力推进榆林学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5月25日,陕西省教育厅和咸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动咸阳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协议书》。加快咸阳师范学院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6月30日,陕西省教育厅、安康市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共建安康学院的协议。努力推动安康学院建设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
10月20日,陕西省教育厅与汉中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陕西理工大学战略框架协议。加快陕西理工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10月25日,陕西省教育厅与渭南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渭南师范学院协议书。支持渭南师范学院建成师范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可以看到,这5所院校中,4所定位为应用型大学,除了陕西理工大学外,其中榆林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已经提出升格大学的想法,并且榆林学院当下进展明显,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就能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
图片来源:榆林学院
能够实现更名大学,实际上也并非是表面上名称的变化,更深层次意味着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进一步有利于师资力量和招生水平的提升,从而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能力拔高,输出更多人才,更好的技术转化,有利于更好的服务地方发展。
同时,榆林学院与渭南师范学院,也是今年来签订协议中,公开信息透露了省教育厅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榆林学院,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对于渭南师范学院,省教育厅每年安排5000万元。
我们假设以省教育厅“一碗水端平”为前提,五年为周期,接下来,省教育厅或将投入12.5亿元用于五所高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支持。
这笔不小的资金,必然有利于学校建设,也向省级教育部门提出了挑战。
而我们也看到了,对标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并且各专业要紧密结合地方的功能定位,在5所省市共建高校中,均有提到要高校赋能地区发展,目前透露出当地或自身特色的仅有榆林学院。
榆林作为一个以能源为特色的城市,除了省市共建协议外,榆林学院还与陕煤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将投入2000万支持学校发展。
榆林学院科创新城校区
在学科建设上,从服务当地出发,榆林学院重点专业定会有所倾斜。例如能源化工、自动化等专业,借助科研创新可服务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止等专业,可服务于城市特殊的地貌环境治理……
而榆林亦要在抢人才、留人才上发力,将当地高校培养的人才、研发的技术,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整体向前发展,各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国家层面着重强调并拔高了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定位。
面向应用型高校、面对应用型人才,陕西的突破口已然打开,未来陕西应用型高校更加完整的布局,也迈开了加速成型的步伐。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审核:解革监制:号称嬉皮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 教育是国之重器不容忽视, 支持 好 好 建 陕西的地方城市高校发展还是不行,除了西安的高校,地方成市都没有被重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