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我与“小喇叭”的故事(随笔)
本帖最后由 高五幸 于 2023-9-28 11:29 编辑高五幸:我与“小喇叭”的故事(随笔)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安市郊区入户的小喇叭,犹如晨曦中的曙光,点亮了农民的生活。它是那个时代的信息之窗,让乡亲们得以触摸到外面世界的繁华与变迁。而穷则思变,自谋生路,路在脚下,路是人走出来的——这四句话,便是我从那个小喇叭中领悟到的人生真谛。
那个时候,我刚从市57中初中毕业回村,和父兄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显得单调而枯燥。村里订的报,咱也看不到,于是入户的小喇叭便成了我获取信息的惟一。睡在床上,收听播放的时事新闻,从国家大政方针到城乡故事,还有那嘹亮的歌声或高亢或细腻的秦腔,让我知道了新寺村外面的世事,知道了除了劳动挣工分吃饭还有精神世界上的美妙。
当时的我,恰同学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听广播听着听着听出了想法,便拿起了笔,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和觉得有意义、风趣的见闻写下来,抄写工整,装进信封,象做贼似的偷偷地溜出村,上新筑街邮局试投给郊区广播站。没想到过了三天,还真的在广播上听到播音员,用普通话在念我写的稿子,当时心里象吃了喜娃他妈的奶,说不出的高兴。从此除了劳动,便是琢磨着如何去写。
隔了半个月,我意外收到广播站寄来的四张稿费单,共计三块五。这对一个兜兜空、踟躇满志的小青年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在那个花销“毛毛道”的年代,三块五可是一笔不小的进润。尤为重要的是,让我拾起了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找到一条打发无聊时光的营生。
那个时候的我,几乎隔三岔五在广播上能听到“本站通讯员高五星报导”,家里的“小喇叭”,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若缕缕阳光,照亮了我迷茫的心窗,又象是一个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似的热血沸腾。早中晚定点播放的“本区新闻”,没到点我就静静地守候,听新闻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琢磨着别人就一件事如何去表达,取他之长,补己之短。听着学着,有了不满足现状的“野心”,便把给广播站写的稿件同时投递给党报和杂志。
歪打正着,千把字通讯“百里挑一的好队长”一稿,竟然被《西安日报》釆用了,当对门学校老师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拿到报纸,那种心跳手颤的窘态,现在想起来仍仿佛如昨,历历在目。
人的存在价值在于表现。正是因了我的爱写,渐渐的被村里和乡上领导的注意,开始吃开了“轻松饭"。出于形势下的需要,给小队办黑板报,为大队办大批判专栏,搞抓革命促生产学大寨的宣传。感恩公社党委书记余志忠、工交办主任候汉轩安排我到公社工交办搞统计。一年后又让我在社办企业兼会计,从此,我走出了村,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天地。
我打心底里感激这一“小喇叭”,是它让我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娃”,有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初参加工作时,我的月薪是30元,每月要给父亲交20,剩下10块算是我的零用。我抽烟凶,抽的是八九分一包的“经济”和“羊群”,后来上挡次抽的一毛九的“宝成”,以至于后来抽二毛八一包的“大雁塔”,每天2到3包。平素还有一些应酬门户差事什么的,留下的钱根本就不够花。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凭着为广播站、报刋上写稿的稿酬籍以度过那艰难的时光。别小瞧一篇稿费只有块儿八角,但积少成多,曾经有数个月收到的稿费竟比工资还要高。稿费改变了我生活困顿的状况,而收获到的被人高看,还有生活中充实的感觉,是别人难以体察到的快乐。
回首过往,我深深感激那个“小喇叭”。它是我人生的启蒙者,也让我由此改变了命运。
“穷则思变,自谋生路。路在脚下,路是人走出来的”。为广播写稿时总结的这四句话,至今是我策励自已的信条,宛若指路明灯一盏,指引着我一路走来,成为我砥砺前行能坚持走到今天的力量之源。
人如天上的星斗,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运行。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无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积极向上的心劲。毛主席的“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教导,对我的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给了我以激励,以力量,以鞭策。
一个羊有一圫草,一个人走一条路,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存方式和成长的道路。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干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抓住际遇,去探索、去开拓。
我与小喇叭的故事,虽然时过境迁,过去了几十年,但它的形象,在我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一份坚持不懈的毅力、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有一种不甘平庸的勇气,路就在你的脚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
作者介绍:
高五幸,笔名:高五星,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20岁从写新闻报导开始,创作的剧本“席筒相亲”(与王韶之合著)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经是中共灞桥区委中心通讯组成员,西安晚报通讯员,被西安晩报,中共灞桥区委评为优秀通讯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法制文萃西部网特邀作家、陕西农村报网专栏乡村作家、头条达人、《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评论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
走你 小西安不小 发表于 2023-9-28 14:38
走你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来看看 哗忆哆 发表于 2023-9-28 16:13
来看看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写的好,赞! 翁显达 发表于 2023-10-1 10:43
写的好,赞!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祥岳 发表于 2023-11-8 09:20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高五幸老师的这篇文章回顾了个人初学写作的轨迹和感悟,对我们这些学习写作的爱好者来说是心灵的启迪,是前行的动力。
田希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