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办好农高会的几点建议
农高会今年已经是第三十届了,结合参与二十年农高会的感受,给下一步继续办好农高会提几点建议:一是调整农高会举办频率。农高会主要就是展示农业领域新技术、新物种、新业态的,而这些成果培育是有规律的,需要时间的。农高会年年办,哪有那么多货真价实的高新技术成果?要不就是陈年老酒装新瓶,要不就是名不符其实的所谓高新技术,要不就是舶来品。国家队,国家使命和示范辐射作用如何体现?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办会也是如此。啥东西吃多了,看多了都会腻,会厌。看看奥运会,如果年年办你看还有几个人会有兴趣?办会就要请国家领导人,部位领导,各省市区领导,参展单位和客商,不来吧不合适,来吧又心非所愿。弄得上下大家都为难,何必呢。所以为长远发展计,不能为办会而办会,可以考虑三年举办一届,到时有科技成果,有老百姓的盼头,再好好扎势半个会岂不更好。
二是调整农高会举办时间。农高会最初选择在11月5-9,初相信是经过慎重研究的,甚至是有讲究的。不足之处是十一月初关中天气渐凉,甚至有几年下了小雪,阴冷天气特别是给外来客商和武警等群体带来不便。从第二十六届到二十九届,为了避免与进博会冲突,调整为10月下旬,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秋收结束,大家都不太忙,有心情有时间有精力来参会。今年放到9月下旬确实早了点,而且阴雨连绵,人气不佳,办会效果不好。综合来说,建议还是放在十月下旬合适,金秋十月,丰收季,刚好和丰收节契合。具体日子建议头两天放在周末,或者后两天放在周末,如果再碰上个好天气,相信人气爆棚。
三是要精兵简政,简约办会。这么多年农高会,直观感受就是办会人员太多。会场不大,人也不多,武警公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成群的志愿者、保安,路上的维稳人员,感觉管理过度了。虽说大会安保很重要,但毕竟是农业博览会,也没大领导驻会,老百姓也没捣乱的传统和习惯,所以没必要浪费这么多安保力量。还有各个展馆的志愿者,安保,保安和警察,有点职责重复浪费之嫌。有些简单工作如咨询等可以兼顾,没必要那么多人。志愿者都是临时培训的,很多问题也不清楚,成堆坐着只能玩手机,领盒饭等工作。这么多人都要吃喝拉撒行等,都要花钱。还有各种证件多,除了参会的老百姓掏钱买票,戴证件的真不少,能借的借,能办的夹带办,买票的永远是哪个群体。还有每年会前很多设施都要更新改造,但这是全国的规定动作,不深入说。上述各种都要花钱,如今财政紧张如此,为节约计,建议以后安保和志愿者可以减半,加上各单位工作人员,完全够用。
四是改进工作方法,减少扰民。农高会三十年了,相信各部门应该轻车熟路了。就说交通管制这块,闭馆后路上的一些管制设施恢复正常,开馆前再恢复。看着空荡荡的路走不过去,没车的停车场开不进去等等。也没必要让某些人员早起五六点就在路上值守一整天,因为外围都管制了,摊贩也进不来。还有参会群众的就餐问题等,体现着我们的办会水平,便民理念,稍加改进即可。
国内目前已有农高区过十家,都在奋起直追,但怎么说杨凌都是农高区老大,头一份。说这些还是希望他越来越好,一直走在前列引领风骚。
农高会好 赞 谢谢 好 {:mocs_44:} 好 好建议 我也支持楼主建议。 辛苦了 支持
页:
[1]